目前分類:讀書筆記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東野圭吾的小說《平行世界·爱情故事》裡看到這句話:

他無目的地眺望窗外的风景:杂乱无章的楼房,灰暗的天空,劣质的广告牌。

他描寫的是一個搭山手線從田端到新橋的男子的觀感。

我就想,那個人眼中的東京是這樣,不知道他會怎麼看台北?

我覺得,單就市容而言,東京不是特別美麗,台北則算是醜的。


2014_10_13_11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4 Fri 2015 19:57
  • 書蟲

2015-06-29

在這間書局前面徘徊好久,走進去又走出來好幾次。好想買書啊!至少四本書我很想看。可是很不想帶著一袋書到處走,有點重,而且背包裡就有一本關於伊波拉病毒的書、iPad裡還有三本東野圭吾的書還沒看。可是,可是,新出版的紙本書看起來摸起來聞起來都好舒服耶,好讓我動心哦,真的好想好想買!⋯⋯買?還是不買?好猶豫。⋯⋯快登機了,不趕快決定不行了!⋯⋯好討厭,怎麼沒人幫我提行李啊?⋯⋯

2015_06_29_01

最後難敵書的誘惑,還是買了。


2015-08-14

過了一個半月了,那四本臨行前在桃園機場買的書我一本也沒看,連翻都沒翻過。不是沒時間或是不想看,而是有別的書得先看完,圖書館借的書,有借閱期限的。最近在看莫言的《豐乳肥臀》,很好看,有《紅樓夢》的脂粉味和滄桑感。之前看過的《檀香刑》和《蛙》也很好看。莫言真的很會說故事,文字的運用也是揮灑自如出神入化,令我好生崇拜!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終於考完了!非常困難的醫學考試。雖然確定不會過關,感覺還是蠻好的。

一月中才得知,我現在在卡羅琳學院上的這個課非常有價值,只要修業期滿成績及格,就可以取得和一般瑞典醫科學生一樣的資格,也就是說,可以直接去當實習醫生,不用再去考額外的試。上了半年的課了,我竟然如此後知後覺。早點知道的話,我可能就不會去報名參加二月的這個特別為外國醫生辦的醫學考試。

這個考試很難,早就聽說了。可是光就筆試來說的話,我覺得還好。重點就是重點,考試的範圍大部分都是考古題上出現過的,只是換過方式來詢問,換湯不換藥。以前的考題大多是給主訴症狀檢查數據,要考生做診斷,寫治療方式。這次的考試很多題目連診斷都給了,考題變成要考生回答,如何確定診斷?如何鑑別?要懷疑哪些其他的疾病?之類的。的確是越來越難了,比較複雜,不過,倒也不是難到無從準備起的地步。

我覺得最難的,是臨床操作的部分。筆試考完後,接著兩天要去醫院接病人,一天接一個,頭一天是內科系〈內科兒科或精神科〉的病人,第二天是外科系〈外科或婦科〉的病人。病人可能是住院的或門診的,隨機選擇,考生接病人的時候有兩個醫生坐在一旁打分數。

就是因為這個臨床考試,我才會去卡羅琳學院上課。應付筆試自己在家裡念書就行了,要通過臨床考試不去醫院見習根本不可能。

我頭一個接的是一個小兒科的住院病人,九個月大的女童,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我需要做的是問診和身體檢查,然後再告訴主考官我下的診斷和治療。我從來沒有實際接過兒科病人,在台灣實習的時候,輪到兒科時,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嬰兒室裡,餵奶。我很怕病童,小小孩很麻煩的,不會說話,只會哭。

問診沒問題,女童的父親負責答覆。體檢剛開始還好,聽診觸診都很順利地完成了,接下來要用耳鏡看鼓膜以及用壓舌板看咽喉。我把這兩項留到最後,因為我知道需要固定小孩的時候,通常都會出現問題。果然,爸爸一抱緊,懷裡的小孩就開始掙扎,要把耳鏡的漏斗嘴放進小孩的耳朵裡,非常困難。我試了幾次都不成功,額頭開始冒汗,主考官看不下去了,出面糾正我拿耳鏡的方式,我越來越緊張。然後小孩開始哭鬧了,我束手無策,不知道要怎麼把壓舌板塞進她的嘴裡。

就只能這麼結束了。我向主考官坦承,這是我第一次給小孩看病。儘管我的診斷和治療都完全正確,那兩名兒科醫師都認為我需要多一點的臨床訓練。這我也知道,我完全沒有兒科方面的臨床經驗,加上自己又沒有小孩。……

隔天去外科,我這方面的經驗比較多,而且不久前才在那一區的病房見習過,我大致知道裡面的病人的問題是哪一些,所以我比較放心。腹部的體檢難不倒我,胃潰瘍、膽囊炎、胰臟炎、肝硬化、闌尾炎、腎結石、腸阻塞等等的症狀和檢查治療方式我也很清楚。可是,天不從人願,我接到的竟然是一個疝氣的病人。我在那個外科病房待過兩個星期,從來沒有碰過疝氣的病人!

對於疝氣,我當然也不是一無所知,只是缺乏檢查疝氣病人的經驗,難免心虛。那個病人九十多歲了,和腹股溝疝氣糾纏了六七十年,很久以前動過兩次手術,疝氣還是無法根除。主考官給我的問題是,病人真的還有疝氣嗎?需要動手術嗎?從問診裡,我可以肯定他有疝氣,兩三天前他才自己把疝氣擠回去。我檢查他的鼠蹊和陰囊,摸得到稍微腫脹的腹股溝管,但沒有腸子在裡頭。檢查完後,我告訴病人,他有疝氣,但可以自行把腸子推回腹腔,所以沒有動手術的必要。

主考官不滿意我的答覆,他問我:「你如何確定他有疝氣?你沒有把手指探進腹股溝管裡,你沒有要求病人咳嗽。有症狀的疝氣病人都應該接受手術治療,我們目前不給這個病人動手術的原因,一來真如你所說,他的疝氣可推回,不過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年紀太大了。結束的時候,你忘了叮嚀他,萬一疝氣無法推回,他得立刻來急診求助,這點非常重要。」

主考官認為,無論是診斷或治療,我的方向都是對的,可惜不夠徹底完整,他猜,這應該是我放棄醫術太久的緣故。他知道我不當醫生很久了。他說,無庸置疑,我會成為一個待人親切的好醫生,他覺得有點可惜的是,如果我一來瑞典就繼續朝這條路前進的話,一些細節我應該就不會疏忽掉了。

是這樣嗎?我不認為他是對的。我的醫術的確生疏,不過和十幾年前剛畢業的時候比起來,現在的我懂得的還比那時候多。我的感覺是,瑞典的醫學院對學生的要求比台灣的嚴格很多,尤其在臨床方面。台灣的實習醫生還在學習的階段,瑞典的實習醫生已經要能看診了。在台灣有哪家教學醫院敢讓實習醫生獨自去門診或急診檢查病人,然後告訴病人他需不需要動手術?實習醫生還沒有醫師執照,在台灣和瑞典都一樣,瑞典的實習醫生要承擔那麼重的責任,根本的原因,或許是瑞典的醫生太少,只要開始工作,每個人都得有獨挑大樑的能力。

說運氣不好,也是真的。如果我接的兒科病人大一點,五六歲的話,我就不會那麼手忙腳亂;如果我接的外科病人患的是腹痛的話,或者病人的疝氣很明顯的話,像大部分典型的病人,我的體檢方式就不會不夠完整。不過,我也知道,與其說運氣不好,追根究柢,問題還是出在我的經驗不足,這是我急需加強的地方。

其實我也想過,就算這次考試及格,可以立刻去工作了,我還是打算把這學期念完。因為我還沒有準備好,我需要更多的指導。

考完這個試,感覺很累,但是我很高興我去考了,從中獲得的經驗非常寶貴。考試真的是幫助學習最好的方式,和半年前畏懼退縮的我比較,現在的我已經能從容自在地和醫師們討論病例,而且瑞典話越說越好。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改變,我變得相當用功認真,和過去的慵懶閒散差很多。閒雲野鶴的日子沒有甚麼不好,如果我有本錢的話,我會選擇慵懶閒散過一生,可惜我的銀行存款不多,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


otoscope_1.jpg
正確拿耳鏡的方式,像拿筆一樣,小指要頂住病人的臉頰。

otoscope_2.jpg
錯誤拿耳鏡的方式,小女孩的頭突然亂動的話,整枝漏斗嘴就會插進耳朵裡,非常危險。


圖片來源:網路各處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已經連續見習五個星期了,三個星期在心臟內科,兩個星期在精神科,有漸入佳境的感覺。我喜歡精神科,我喜歡討論病例時看見的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而不只是一個器官以及一堆檢驗數據。同樣是往裡頭鑽,我覺得探討分析人類的情感思想比研究解剖任何一個實質的器官都要來得有意思。

我也喜歡那座位於荒郊野外的精神病院,儘管每天要花將近四個小時的時間往返,可是我喜歡待在那裡,我甚至願意提早到,一個人坐在電腦前看病歷也好。和規模宏偉的卡羅琳大學醫院比較,在小小的精神病院裡我反而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空間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擁擠的環境會讓我一直想走開。

我可以想像自己在鄉下當醫生,在一個人口不多的小城裡當精神科醫生應該會很適合我。我以前總以為斯德哥爾摩是個寧靜平和的小城,平時出門也不覺得人多,比較面積和人口數,台北台中高雄都比斯德哥爾摩大。可是開始朝九晚五的見習生活後,我見識到了斯德哥爾摩交通擁擠的可怕狀況,在尖峰時間裡,這裡塞車、擠地鐵的情形簡直和北京一樣。查看了一下人口密度,在台北市,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了九千多人,斯德哥爾摩市四千多人,上海市三千多人,北京市和台中市差不多,才一千多人。由此可見,斯德哥爾摩其實是個蠻擁擠的城市,平時市面不夠熱絡,或許是因為天氣太冷,大家寧可待在室內,只有在上下班的時間裡才會突然湧現大量人潮。

需要去見習的時候,我會抱怨,抱怨交通、抱怨早起,可是待在醫院裡的時候,我的心很安定。不需要去見習的時候,待在家裡,我反而會憂慮,擔心書唸不完,質疑人生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在幹甚麼。掌握自己的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怪不少精神病患選擇留在醫院裡,接受照顧和安排,日復一日,而不敢獨自面對人生的難題。

人生是一塊畫布的話,我的畫布已經半邊塗滿了顏色,可是我仍舊看不懂我畫的是甚麼。站在畫布前,握著彩筆的手微微顫抖著,我一臉茫然,也不知道要畫甚麼。迷惘,和精神病院裡的患者一樣,我也在掙扎,只是我陷得可能不如他們深,我還有夢想和希望,我想靠自己的力量往上爬。

painting.jpg
圖片來源:paintinganddecoratingjobs.com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個星期三,每個學生都得上台介紹一個疾病。我分配到的是Lumbago〈下背痛〉和Diskbråck〈椎間盤突出〉。題目一個星期前就拿到了,我知道我得提早準備,可是因為心一直定不下來,我還是拖到星期二才把資料整理好。

教室裡有電腦和投影機,可是我沒有想到要作PowerPoint投影片,我以為只是簡短的口頭報告,說一說就可以。到了學校才發現,大多數同學都有準備投影片。有投影片對大家都方便,台上的人可以邊看邊說,台下的人可以邊聽邊看,投影片還可以顯示圖片和圖表,幫助理解。

雖然是有備而來,我還是有點緊張。上午有十個同學上台報告,我都無法專心聽講。腦海裡想著別的事,心情有點低落。中午休息的時候,我一個人坐在兩棟大樓之間的走廊裡,吃蘋果和玉米,複習演講內容。我是下午第一個上台的,一直到上台之前我都是無精打采的。我很擔心我會說兩句就沒有力氣再說下去了。

可是一旦站在台前,我微笑看著排排坐在我面前的人,我的精神就來了。嘴一張開,報告的內容就很自然地流瀉了出來,剛開始聲音有點硬、有點抖,後來我就沒有去注意我的聲音聽起來如何。每個人的報告時間是十五分鐘,我沒有看時間,可是我看到老師瞄了一兩次手錶,或許我的報告太長了,雖然我不覺得我講了很久。

講完了,老師要發表評論了。我不知道他會說甚麼,他會不會說我講太快了、我的瑞典話太爛了、沒有人聽得懂我在說甚麼?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Imponerande〈了不起〉!」我不可置信地笑了一下,然後說謝謝。他說,他有計算,十幾分鐘的報告裡,我只快速瞄了稿子五次,沒有中斷,條理分明。他猜,要不是我腦子特別好、記憶力超強,就是我準備充分、在家反覆練習了很多次。他問了我兩個和椎間盤突出有關的問題,我都能立刻回答。

然後,一整個下午我的心情都很好。最高興的是,我知道我的腦子還管用。

醫學很大部分考驗的是你的記憶力,你記得的越多,你就越能考慮周詳、越能做出準確的判斷。所以我一直相信,最完美的醫生會是一部電腦,或者說,一套設計完美的軟體可以幫醫生很多忙。醫學科技值得投資,如果我有錢我就會去買這方面的股票。

或許我有一顆適合醫生的腦,但我的心卻在別的地方。我最想工作的地方是書店,聞到新書的味道我就會很快樂。我應徵過書店的工作,但沒有被錄用,因為我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又開始看勵志書了,距離上次大量閱讀勵志書籍隔了十幾個年頭,那時我離開校園了,開始在醫院裡接受實習醫生以及接下來的住院醫師的訓練。看來,每次走這條路的時候我就得看勵志書,這代表甚麼?

勵志書告訴我的,不外是,我應該要有自信、勇氣和毅力,不要害怕,傾聽內心的聲音,活在當下,為自己活。十幾年前,我照著做了,所以我決定不當醫生,並且移居海外。

在瑞典的這十年,我沒有固定的工作,收入微薄,和以前月入台幣十幾萬的情況差很多。如此不得志,我應該比在台灣時更沮喪、更煩悶、更需要勵志書的鼓勵和指引才對。可是在這十年裡,我從不覺得我有這個需要,我過我想過的生活,心情平靜愉快,錢很少,可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很多,如果時間就是金錢的話,我是很富足的。

我有後悔過放棄醫生的工作嗎?沒有,除了現在。重新踏上這條路,我知道,如果當初可以再撐個幾年,把住院醫師的訓練完成,取得專科醫師的資格,今天我會輕鬆很多。不必考這邊的執照、不必再去實習,可以直接去我的部門上班。

可是那時我真的撐不下去,覺得自己快溺斃了,不離開,就是死路一條。

為何想回頭行醫?我是不是在自找麻煩?那麼辛苦才掙脫的泥淖,為何我又想往裡跳?走回頭路有幾個理由,最主要的是,我想知道,當初放棄醫學我有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感情問題,現在的我已經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我覺得自己比較成熟穩定了,這樣的話,我是不是就可以把這份工作好好完成?行醫不是我最想做的事,可是這是一份好工作、有意義的工作,我願意再嘗試一次。

或許,醫學對我來說,真的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過去十年,我不想當醫生,可是也不捨得把我的醫學書籍丟掉。十幾年前出版的醫書,都算是古籍了,裡頭的一些統計數字和診斷治療方式可能都需要修正了。聽診器還留著,深藍色的Littmann聽診器,聽頭上方繫著一個粉紅色的塑膠圈,嬰兒室裡繫在新生兒腳踝上的那種,塑膠圈上寫著我的名字,太久了,原子筆的顏色都被歲月漂白了。

背了十幾年的包袱,是該放下的時候。要嘛,好好利用裡頭的東西,不然,就都丟了吧!

我應該要有自信、勇氣和毅力,不要害怕,傾聽內心的聲音,活在當下,為自己活。這是勵志書教我的,我應該奉為圭臬的。當初我這麼做了,接著過了十年幸福快樂的日子。現在,或者半年後,我又需要作選擇了,我沒有理由不聽勵志書的話。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在找資料的時候,看到瑞典的報紙和醫學期刊上的幾則報導和投書,關於醫學生大排長龍等待實習機會的新聞,讀了,我的心涼了一半。其實這已經不是新聞了,最近三四年來的情況都是這樣,只是以前的我就和一般民眾一樣根本不會去注意這種和我們的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訊息。

瑞典的醫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是五年半,學習期滿就可獲得畢業證書,可是要取得醫師執照,還得再去教學醫院實習一年半。加起來總共七年,和台灣的醫學教育修業年限相當。不同的是,瑞典的實習醫生不歸大學管,學校不會為學生安排實習醫院,學生得自己去找實習的地方。

瑞典全國各個教學醫院每年的實習名額加起來應該不會比應屆畢業生的總數少,照理說應該每個醫學生都可以找到實習的地方。問題說,今天的醫學生就和一般的大學畢業生一樣,大家都想往大城市跑,沒有幾個想留在鄉下。瑞典地廣人稀,屈指可數的幾個稍有規模的城市都在瑞典中南部,荒涼廣大的北部半邊國土沒有人要去。大城市裡僧多粥少,目前的情況是,想在斯德哥爾摩或哥德堡的醫院當實習醫生的話,除非你在校成績特別優秀,否則都得等個一年半載才有機會。

這是瑞典醫學院畢業生面臨的難題,如果你是外國醫學院畢業的呢?波蘭加入歐盟以後,去波蘭念醫學的瑞典學生越來越多,這些人畢業後回來瑞典,申請實習醫院時當然就排在本地畢業生後面。那像我這種,台灣的醫學院畢業的,歐盟以外的,更是只能敬陪末座。我讀到一個在瑞典的外國醫生的留言,他說他四年前就通過瑞典的醫學檢定考試〈就是我計畫明年二月去考的那個〉,這四年來他都找不到實習的機會,只能在醫院裡做「代工」,就是和實習醫生做一樣的工作,可是不算是實習,薪水低不說,年資也沒有用,不管做多久的代工都拿不到醫師執照。我猜,他一定住在斯德哥爾摩。

這樣看來,如果我想在瑞典當醫生,大概只有下鄉一途,到北大荒當醫生,保證無需等待,薪水還比較高。其實,我覺得,下鄉也沒甚麼不好,到鄉下當醫生感覺比較浪漫,可以學到的東西搞不好還比較多。不過這樣的話,我大概就得和我的戀人分手了,他有工作,他不可能離開斯德哥爾摩,而我知道遠距離的關係是不可能維持的。話說回來,要去北大荒當醫生的話,我還不如回台灣當醫生,執照早就有了,也不用再去實習。一想到實習我就頭大,我在台北某大醫院實習了一年,非常慘痛的經驗,最後我得了憂鬱症。在瑞典要實習一年半至兩年呢!

我的最大問題是,我有多想當醫生?為了當醫生,我願意犧牲甚麼?我可以老實告訴你,我不怎麼想當醫生,為了在這裡當醫生、考這裡的執照,我可以犧牲看電視的時間,可是我絕不會拿我的家庭生活去交換。瑞典的醫學之路並不像我原先以為的那麼平順好走,進入卡羅琳學院兩個多禮拜了,我心裡產生了很多疑問。

卡羅琳學院一年,實習兩年,專科訓練四五年,等我成了專科醫師,我都快五十歲了〈順利的話!!!〉。我願意花這些時間成為一個專科醫師嗎?哪個專科是我有興趣的?

選擇回頭行醫,真的是為了我自己嗎?還是我厭倦了看家中長輩失望的臉、聽他們嘲諷的話?我是不是曾經想過,他們都年紀這麼大了,我能讓他們高興一下也好?

我的醫學之路該怎麼走下去?……我可以現在下結論嗎?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den orolige mannen2008年的某個冬日,一個退休的海軍將領,赫岡‧馮‧英可,在黎里昂森林裡散步的時候失蹤了。

對庫特‧韋蘭德來說,這是個和個人有關的、得優先處理的案件,因為馮‧英可是他的女兒琳達‧韋蘭德的公公。

雖然這個案件交給了斯德哥爾摩警方處理,庫特‧韋蘭德不能袖手旁觀。隨後,馮‧英可的妻子露意絲也同樣神秘失蹤,韋蘭德更是不得不插手偵辦此案。

線索引導向上個世紀的冷戰時代、極右派組織以及前東歐的職業殺手。韋蘭德相信他發現了一個和整個瑞典戰後歷史有關的大秘密,這個秘密可能比瑞典歷史上最重大的間諜案,文納斯寸案,還嚴重好幾倍。

韋蘭德陷入謎團,他很難一窺案情的全貌。此時,一項更歹毒的恐怖活動正要在他的身旁發生〈照原文翻譯的話是:一朵更黑暗的雲出現在他頭頂的上空〉。……



隔了整整十年,賀寧‧曼凱爾終於願意讓禹斯塔警探庫特‧韋蘭德重出江湖。世界各地的韋蘭德迷引頸期待的新書《Den orolige mannen》〈不安的人〉將於八月十八日上市,曼凱爾將再次證明他才是瑞典犯罪小說之王。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ypnotisoren在離斯德哥爾摩不遠的屯巴,有個男人在一個運動場的更衣室裡被殘忍地殺害了。不久他的妻子和小女兒傷痕累累的屍體也在家裡被發現。看來這是一樁滅門血案。

他們的兒子被送到醫院時奄奄一息,但還活著。當約拿‧林納警探知道還有另外一個家族成員,男孩的姊姊,存在時,他了解到警方必須趕在兇手之前先找到她的重要性。

男孩神智不清地睡睡醒醒。為了加快辦案的腳步,林納警探聯絡了艾力克‧巴爾可醫師,希望借助他的幫助催眠男孩以了解兇案發生的過程。

巴爾可醫師違背了他再也不給人催眠的誓言,恐怖事件也因此無法遏阻地接連發生。……

《催眠師》〈Hypnotisören〉是作者拉許‧克普勒〈Lars Kepler〉系列犯罪小說的第一部。

在《催眠師》之前,從來沒有一本瑞典文的小說在正式發行之前就已經賣出了23個語言地區的版權。

本書是繼史迪格.拉森〈Larsson的瑞典語讀音是「拉匈」或「拉松」才對〉的《千禧三部曲》後最受國際矚目的瑞典推理小說。

拉許‧克普勒是筆名,作者的真實身分為何,出版社不願意透露,至今仍是個謎題。

這本書七月底才出版,我還沒看過。根據幾份報紙書評的說法,這是一本驚險刺激的犯罪小說,不過太血腥暴力了,因此心軟敏感的讀者閱讀前要先做好心理準備。


《催眠師》廣告短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LKrgKWD7w


圖片來源:http://www.albertbonniersforlag.se/Press/Nyheter/kepler/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sally jones cover

我正在翻譯這本繪本小說,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台灣的讀者應該會喜歡才對。書名是《莎莉‧瓊斯的傳說》〈Legenden om Sally Jones〉,是2008年獲得瑞典最重要的文學獎─奧古斯特獎〈Augustpriset〉─的年度最佳童書。作者很會說故事,自己畫的插圖不僅幽默也充滿詩意。

希望有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書的中譯本。

***************************************

簡介

《莎莉‧瓊斯的傳說》〈Legenden om Sally Jones〉說的是一個關於期待、希望與殘酷背叛的故事。故事開始於非洲雨林的深處,在那裡盜獵者捕獲了一隻小猩猩。她被取名莎莉‧瓊斯,並被偷運到歐洲。在伊斯坦堡的市集裡,一個神祕的婦人買下了她,然後訓練她成為頂尖的珠寶大盜。有一天,莎莉‧瓊斯掉進了伊斯坦堡警局裡最厲害的布達警探設下的陷阱裡……

奇異的命運帶領著莎莉‧瓊斯飄洋過海,她在塞得港、新加坡、舊金山和紐約繼續她的旅程。迷人的插圖加上動人的故事,所有喜歡冒險故事的大人和小孩都會喜歡這本繪本小說。


作者尤寇伯‧維格流斯〈Jakob Wegelius〉之前發表的繪本作品包括《悟蕊堡的間諜》〈Spionerna i Oreborg〉〈1994、2005〉、《包德爾先生的秘密》〈Herr Balders Hemlighet〉〈1995〉和《艾思沛讓紮》〈Esperanza〉〈1999,獲得奧古斯特獎提名〉,並曾參與多部童書選輯的編繪工作。1999年獲得瑞典《快報》〈Expressen〉的童書獎。他的畫風獨特,寫的故事也極具個人風格,成人和兒童會被他的文字和圖畫的不同層面吸引。


***************************************

內文試讀〈每頁都有精彩插圖〉

p. 7
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一個熱帶風暴肆虐的夜晚。一隻大猩猩寶寶在非洲雨林的深處誕生了。那天晚上星月無光,因此群體裡最年長的那隻大猩猩預言這隻剛出生的小猩猩未來將會碰到許多災難。

p. 8

sally jones p8

剛開始,小猩猩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從媽媽柔軟的背部,她好奇地打量周遭的世界,並讓叢林裡特有的聲音和味道填滿她的每一天。夜裡,她安穩地在溫暖的黑暗中沉睡。她還不懂甚麼是危險和哀傷。

可是有天早晨一切都變了樣。預言開始成真,小猩猩遭遇到了生平第一樁大劫難。

p. 9
大猩猩群體受到比利時軍官的盜獵攻擊。小猩猩被抓住了,然後被船運到利奧波德城,等著被賣掉。

p. 10
一個名叫阿里‧卡茲丁的土耳其象牙商人偶爾會去利奧波德城的市場逛逛。阿里看到小猩猩,心想:他可以把小猩猩當成一個有趣─而且還很便宜!─的訂婚禮物送給他未過門的妻子,美麗的法替瑪。他狠狠地殺價,最後用50法郎買下了小猩猩。

p. 11

sally jones p11

為了逃避高昂的關稅,阿里‧卡茲丁決定用蒸氣客輪將小猩猩偷運到歐洲。他把她包裹得像個嬰兒,塞進一台娃娃車裡,然後把她拖上船。根據偽造的護照上的記載,她是個孤兒,她的父母是一對愛爾蘭傳教士,他們在叢林裡失蹤了。她的姓名是莎莉‧瓊斯。

p. 12

sally jones p12

一回到伊斯坦堡,阿里‧卡茲丁就馬不停蹄地趕到美麗的法替瑪的家裡,為她獻上訂婚禮物。

法替瑪滿心期待!這趟旅行,阿里給她帶回了甚麼禮物啊?會不會是南非的鑽石?或者,也許是來自黃金海岸的象牙盒,裡頭裝滿了昂貴的珠寶……?

p. 13
美麗的法替瑪對這個禮物感到非常失望,她立刻終止與阿里‧卡茲丁的婚約。阿里安慰自己,他一定可以把小猩猩賣掉,所以他依然可以從這個悲慘的經歷中獲得一點利潤。因此他就帶著莎莉‧瓊斯到他位於大市集的店鋪裡去。

幾個月過去了,冬天來了。莎莉‧瓊斯因為寒冷而生病。而且沒有人要買她。阿里‧卡茲丁開始考慮要不要殺掉這隻不幸的動物。

p. 14
可是有一天有個女人進來店裡要買小猩猩。她是個來自漢堡的富孀,一生致力於拯救身陷牢籠的野生動物。

阿里暗自慶幸他還沒來得及宰殺小猩猩。他以高價將她賣出,一如往例,又大賺了一筆。

p. 15
這個喜愛動物的寡婦叫做舒茲夫人,她在伊斯坦堡的郊外有一座別墅。她把莎莉‧瓊斯帶去那裏。

因為有了溫熱的牛奶和一些關愛,莎莉‧瓊斯很快就恢復了健康。春天來臨的時候,她幾乎忘了所有發生過的壞事。小猩猩是很健忘的。

p. 16
大別墅及其草木繁茂的花園是莎莉‧瓊斯的天堂。她在那裡生長,成為一隻既強壯又快樂的猩猩。

舒茲夫人日復一日地陪她玩遊戲。莎莉‧瓊斯覺得最好玩的是把舒茲夫人為她藏在各個隱密地點裡的小禮物找出來。

p. 17
漸漸地,遊戲越來越困難。當莎莉‧瓊斯學會了所有找出藏著的香蕉的方法以後,她開始學習尋找其他的東西,像是,舉例來說,上鎖的床頭櫃裡的珠寶首飾以及裝了警報器的保險箱裡的有價證券。

p. 18
有天晚上舒茲夫人開車載莎莉‧瓊斯出去。車子停在一幢典雅的私人豪宅旁,房子的所有人是富有的船業鉅子庫克‧帕夏。舒茲夫人告訴莎莉‧瓊斯她該做甚麼。

莎莉‧瓊斯毫不猶豫。她非常樂意完成她的任務,她不要讓舒茲夫人失望。

p. 19
第二天早上船業鉅子庫克‧帕夏驚恐地發現,有小偷闖入他家並掏空了他存放家族珠寶的秘密暗箱。

面對這起神秘的竊案,警方束手無策。小偷必定是經由一扇位於三樓的窗戶進入屋裡的。可是那裡沒有人爬得上去啊……?

p. 20
接下來的幾個月,在伊斯坦堡最高尚的城區裡又發生了十多起無法解釋的竊盜案件。

警方唯一掌握的線索是竊賊一定是個技術高超的攀爬者。所有有嫌疑的人都被逮捕了,可是竊案仍舊持續發生。

關於飛天神偷的謠言和誇大不實的故事開始在伊斯坦堡的大街小巷裡流傳。

〈未完〉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上學期的錯誤裡我學到了寫報告的時候絕對不能照本宣科,即使是很理論、很鑽牛角尖的學問,老師也希望我們有自己的看法。能夠提出論點並能條理分明地解釋清楚,這是人文學科教育的重點,至於見解是否正確,見仁見智,反而是其次的問題。

這個學期我們完全沒有考試,寫報告是評量學習成果的方法。因為每個星期都得交一兩篇報告,我不得不唸書,對我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有效,要不然我都是到了考前才會唸書,而且考完試很快就會忘了唸過的東西。在台灣唸了七年的醫學,修了三百多個學分,連醫師執照都考過了,可是如今我腦子裡記得的醫學專業知識有多少?我不敢去想。

這學期教我們語篇分析的老師就是上學期教語言學的那個,我的語言學成績很差,因為當時我搞不清楚狀況,寫申論報告時照抄課文,答案完全正確,卻得了個不及格的Fx,事後補充了幾段自己的看法,才勉強過關。這學期的課我上得戰戰兢兢,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去分析文章,我是個膚淺的人,我比較注重感覺。老師說,有學術背景的翻譯人員應該要懂得語篇分析,抽絲剝繭後我們會更清楚地認識原文的涵義,翻譯的時候也就能更精確地重現原文的風貌。此話或許不假,然而我很難想像講究效率的職業譯者會有這等閒工夫去逐字逐句分析文稿。語篇分析的訓練還是比較像是為學術研究作準備吧?在實際工作上的應用恐怕是很有限的,除非我們被訓練成一看到文章就能馬上找到關鍵字,拿起筆就能把文章切割成幾個可供分析的段落,並立刻歸納出文章的整體風格和段落特點。

昨天收到這門課的成績,我得了個C,如果最好的A是一百分、及格的E是六十分的話,C就是八十分了。老師還附上期末報告的評語,他認為我在報告裡提出許多很好的觀點,可惜未能一一詳加說明。我回信說,C的成績我很滿意,因為我不認為我很會分析文章,並針對報告裡一個我擔心他誤解的地方提出解釋。老師讀了信說,這個解釋非常有意思,他認為我沒有在報告裡多加闡述我的論點很可惜,最後說他給我打了C的成績就表示我有良好的能力進行語篇分析,我不該妄自菲薄。

我希望老師對我的看法是正確的,我是有能力去分析、去研究、去寫出一篇好論文的。下個學期的課程依論文寫作的有無分為兩種,學分數相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有寫論文的可以得到學士學位,沒寫的可得到修業證明。之前因為不願意寫論文,我在哥德堡大學日文系和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都沒有拿到學位。我想我不應該再逃避了,認真地寫一篇論文、拿個學位,好為這幾年的學生生涯畫下個句點。我不知道一篇關於瑞中翻譯的論文是否可以讓我同時得到中文系和翻譯系的學位,因為翻譯系的教師裡沒人懂得中文,這樣的一篇論文勢必得經過中文系教師的審核,得找個時間請教一下兩個系的教授,能一箭雙鵰的話就太好了。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上個月才把原著小說看完,對故事的情節記憶猶新,所以昨天我看電影的時候腦子老是在那裡嘀嘀咕咕的,讓我無法全心投入。我覺得電影比不上小說,因為片長的限制,故事說得不完整,缺少了醞釀情緒的空間,使得部份原本應該很動人的段落突然變得不自然。當然,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可能不客觀,因為我太熟悉這個故事了,如果我沒有讀過小說的話,也許會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看也說不定,畢竟在電影快落幕的時候我還是掉了眼淚,而通常能讓我落淚的電影我都會覺得很好看。

讀小說的時候我哭了好幾次,整顆心就像被風箏線牽扯住了一樣,我為哈山哭、為阿米爾哭、為阿米爾的爸爸哭,每次讀到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時候,我心裡的那面風箏就會突然猛烈高飛,心頭隨之一緊,止不住的淚水就成串翻湧而出。書裡出現了幾次「為你,千千萬萬遍」,哈山對阿米爾說,司機法里對阿米爾說,最後阿米爾對哈山的兒子索拉博說。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就在第一頁,我的感想是:「這是什麼話嘛!肉麻兮兮的。」可是在電影裡聽到他們用達利語〈還是普什圖語?〉說這句話,字幕寫著:「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感覺卻很自然。同一句話用不同的語言說出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正是翻譯的難處。如果硬要換個比較中式的說法,我想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和「為你,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差不多。

翻譯,特別是文學作品的翻譯,並不僅僅是語言文字的轉換,更重要的是傳達作者的想法和重現原著的風貌。如果「為你,千千萬萬遍」在達利語裡是一句男性朋友之間表達義氣忠誠的台詞,那麼「為你,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會是比直譯更貼切的中文翻譯。「為你,千千萬萬遍」在中文讀者的耳朵裡聽起來像是愛的告白,如果阿富汗人說這句話時並沒有這種意思,或許譯者就不該這麼翻譯。不過話說回來,原著是英文,「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本身就是一句作者自己寫的翻譯,我們都不懂達利語和普什圖語,所以這句話的原始語境是否如我們所感受到的這般詩意盎然,我們不知道。

因為最近剛好讀到直譯、意譯、異化、歸化等翻譯理論,所以我才會產生這樣的質疑。《追風箏的孩子》〈李靜宜譯〉翻譯得很好,「為你,千千萬萬遍」也是絕對正確的翻譯,我很喜歡這本書,如果你沒看過的話,趕快去買來看。電影的話,可看可不看,看電影的好處是,你可以看到1970年代的喀布爾市容、鬥風箏的情景以及哈札拉人的長相,書裡的描述影像化的結果可能和你想像中的不同,可是應該是比較接近實際狀況的。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上個星期瑞典學校放秋假〈höstlov〉,我本來以為秋假和萬聖節〈alla helgons dag〉是相關的,就像台灣的春假和清明節,後來上網一查,才發現雖然瑞典的秋假和萬聖節都是在十月底或是十一月初,可是因為日期不固定,所以不一定是在同一個禮拜。秋假的起源和過去農業社會有關,以前瑞典的小學會在馬鈴薯收成的時候放學生假,好讓他們回家幫忙採收清洗馬鈴薯,這段假期因此叫做「馬鈴薯假〈potatislov〉」。瑞典脫離農業社會已久,馬鈴薯假變成了秋假,假期裡兒童的活動空間也從農田轉換成足球場、博物館或是提供趣味活動的文化中心。

就是在放秋假的時候我收到了「不及格」通知,讓我原本輕鬆愉快的心情跌到谷底。依照指示我立刻補充了幾段說明,當天寄回給老師,後來他也沒有再說甚麼,我想我那科應該是低空飛過了。之所以會發生這個「不及格」事件,主要是因為我不了解狀況,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如果我在答醫學方面的題目時使用「我認為」、「我覺得」、「我相信」之類的詞句,等於是在告訴老師我沒有念書、我在自己編答案,一般醫學考試也不會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因為要提出不同的論點之前你得先進行實驗,沒有實驗依據的說法只能算是猜測,絕對不能當成正確答案。可是我們那個教傳播理論的老師就是要學生抒發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答案和教科書上寫的一模一樣,很抱歉,不及格,因為你不符合大學教育的基本要求,你不會思考。說到「獨立思考」,這的確是我的一大弱點,我是台灣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高材生」,我很會背答案,可是沒有甚麼自己的看法。

接著讓我很頭大的是上個星期舉行的分組報告,分組的依據是語言,通曉相同語言的學生構成一個小組,報告的題目是使用那個語言的國家在翻譯和口譯方面的教學研究以及就業市場。我是我們班上唯一懂中文的,可是說到日文,除了我之外還有另外兩三人也學過,因此我就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日文小組。這兩個人,一個瑞典人和一個斯里蘭卡人,在課堂上都說過他們要當日瑞翻譯,所以我想他們的日文程度應該非常不錯,肯定比我好,因為以我的日文程度我可不敢說我要當日中翻譯。然而,事實證明這二人大約只懂五十音,他們無法蒐集資料也無能整理資料,因為他們根本看不懂日文,最後變成我一個人要做全部的工作。一開始我很火大,我打算向老師舉報他們不學無術,又很恐慌,因為時間緊迫,我沒有把握可以獨力完成這份報告,可是當我資料蒐集得越齊全,我的心境就越趨平穩,等到我整理出一個大綱的時候,我已經原諒他們了,我甚至可以和他們分享成果。我使用PowerPoint進行口頭報告,效果很好,老師讚不絕口,我自己也很滿意。用瑞典語來介紹日本的翻譯口譯教學與產業現況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可是我辦到了,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測試我的日本語和瑞典語水平。

報告結束之後,緊接著又要準備這個星期的翻譯和口譯理論考試,要讀的東西並不是特別多,總共十篇文章,可是發表或是翻譯這些理論的學者專家偏愛使用艱澀難懂的字,令我讀得很痛苦。我隨意選了某篇文章裡的一小段念給悟維聽,悟維聽了慘叫連連,他說沒有哪個正常的瑞典人會在日常生活裡使用這些字詞,這些字是特別造來給活在象牙塔裡的學術界菁英使用的。用中文作比方的話,我們可以說這些文章是用文言文寫的。好久沒有這麼辛苦地啃書,我想起以前在醫學院考期末考的情形,通常一個星期裡排了十個考試,怎麼念都念不完,有時候我不得不自己抓題,一個單元裡抓一兩個重點背下來,考問答題時只要出現和這個單元相關的題目就把背下來的這些填進去,不管問的是甚麼,沾上一點邊的答案總比甚麼都沒寫好。這次我也是用相同的策略,要記住十篇文章裡眾說紛紜的所有內容根本不可能,我全部看過一遍以後,記住的不到一成,距離考試只剩一天,這時我只能挑重點背了。這次的考試出了七題問答題,老師希望每題的答案字數不要超過兩百個字,正合我意,七題裡我有把握正確的有四題,其他三題也不會全錯,所以我想我應該會及格才對,不過很難說,我的答題標準和老師的不見得一樣,因此再次收到不及格通知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秋假過後,冬天馬上就來了。氣溫降到零度,雪也下了幾次,白天的時間持續縮短,黑夜以每天五分鐘的速度一點一點地把白天吞噬掉,目前斯德哥爾摩地區的白晝時間一天不到八個小時。灰暗冰冷的環境加上最近兩個禮拜的課業壓力讓我變的有點憂鬱,還好這學期沒有其他的考試了,沒有後顧之憂,而且很快就是耶誕節了,冬至以後白天時間會慢慢增長,過了農曆新年春天就不遠了。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收到語言學老師寄來的伊媚兒,他說我寫的作業非常不完整,如果我不補充幾段針對問題的討論進去,我就要重修這門課了。我有點驚訝我的作業竟然得了個大丙,雖然說我沒有依照他的要求去討論這些問題,可是我自認重點都提到了,不管怎麼說都應該會及格才對。老實說,我認為他給的題目根本就沒有甚麼好討論的,例如第一題,討論人類語言的特性,人類語言的特性書裡寫得很清楚,所以我就把那些特性提綱挈領列出來並稍微解釋一下,沒有討論,因為我不知道要討論甚麼。這種條列式的答題方式是我在大學養成的習慣,我學的是醫學,我在意的是事實和數據,我喜歡簡潔的答案。

早就發現瑞典大學裡人文學科的老師喜歡學生作文章,考試喜歡出申論題,題目短短的,答案卻要寫得像一篇論文。我非常不擅長申論,因此大學聯考的三民主義成績只達低標,我覺得出申論題就是畫個大框框在那裏,單調乏味的問題和模稜兩可的答案構成框框,然後要考生用一大堆穿鑿附會的文字把框框填滿。我喜歡寫作文,卻痛恨申論,這大概和我不喜歡受約束的個性有關。

要在瑞典大學拿到學位一定得交一篇論文,因為不願寫論文,我在哥德堡大學日文系和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的課業都沒有完成。我上過教導論文寫作的課,瑞典教授吹毛求疵的要求讓我很受不了,要我天馬行空寫小說可以,要我引經據典寫論文很難。就是那個時候我了解到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名學者,想要在大學裡研究執教的夢想也當場破碎了。

之所以會來翻譯及口譯學院上課,主要是因為我喜歡翻譯,而且我覺得我的譯筆不錯。可是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有點失望,我原本期待的是比較實務性質的課程,而不是一些無聊理論。學語言學和傳播學對翻譯有甚麼幫助?懂一些高深的專業術語和理論就會成為一個比較好的翻譯嗎?我不知道,不過課程安排自有它的道理在,多學一點東西總是好的,只要不被當。希望下學期的課程不要這麼不切實際,不然我又要考慮休學了。人生苦短,與其花時間學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我寧可待在家裡讀書寫字,反正我又不在乎學位。

回頭想想我在台灣的大學求學過程,雖然我不喜歡醫生的工作,可是學習醫學其實蠻有意思的,期間當然也有碰到瓶頸,例如藥理學我覺得很難,然而我從不曾覺得學醫沒有意義,不像學一些人文學科的理論,知道「人類語言的特性」有個屁用啊!鑽研這類學問的人……,唉,不說了,術業有專攻,每個學術領域都需要有人全心投入,只要他們覺得他們的研究是有意義的就好了。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天氣冷了,已經是秋天了。

以前在台灣我不喜歡出門的理由是天氣太熱,來了瑞典,理由變成了天氣太冷。仔細想想,才發現天氣只是藉口,我就是不喜歡出門,我喜歡待在家裡,安靜地發呆也是好的。

我也不喜歡上學,從小到大我對學校一直沒有好感,我尤其痛恨考試,可是很諷刺的,考試卻是我這輩子最擅長做的事。這學期我又回大學修了三十學分的課,我自嘲自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然而我並不是我們班上年紀最大的,瑞典大學生的平均年齡是全球最高的,由此可見一斑。我修的是翻譯與口譯的基礎課程,課程的重點是語言學,不是特別有趣,可是至少能提升我的瑞典語程度。閉門家中坐的缺點之一就是我的瑞典語文程度不進反退,因為每天需要用到的語彙就是固定的那些,看得懂報紙上寫的是甚麼,聽得懂廣播裡說的是甚麼,夠了,發現不懂的字詞就猜一猜或者乾脆不聞不問,反正日子一樣過,多懂一個字少懂一個字沒有甚麼差別。我不是個有計畫的人,加上沒恆心,自學的效果總是不好,為了強迫自己繼續學習,我不得不一而再地重回校園。

能夠想念書就念書,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能夠為國民提供這樣的教育服務,瑞典政府實在了不起。我非常欣賞瑞典教育體制的彈性與開放,台灣教育部的官員應該來瑞典考察一番,也許能為教改找到一條出路。

更深入地了解了瑞典人的語言習慣,我發現瑞典人和中國人蠻像的,相較於義大利人的熱情奔放與口若懸河,瑞典人的拘謹與寡言出奇地符合儒家教養。可是時代在改變,在現代人的眼光裡,話太少並不是優點,所以會說話的瑞典人和中國人應該會越來越多才對。

因為不喜歡出門,我才會想當翻譯。翻譯和口譯的工作我都不陌生,移居瑞典之後我就持續地幫我姊夫翻譯商業書信和產品資料,他去國外參展的時候我就隨行當口譯員,照理說我算是相當有經驗了,何必還特地去學甚麼語言學?可是沒有相關學歷證明以及在翻譯公司的工作經歷,不管怎麼說,我只能算是個業餘翻譯,在瑞典沒有人會給我工作,尤其是在我的瑞典語程度並不特別好的情況下。為了獲得工作機會,更為了提高我的瑞典語水平,上這個課〈總共三個學期〉似乎是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圖〉我們花園裡的秋櫻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讀朱天心寫的貓書《獵人們》,突然想到好多年前我曾安葬一隻小貓。

忘了是大學幾年級的時候,一個陰冷的雨天,我們放在宿舍門外的鞋櫃裡突然傳出幼獸微弱的哭叫聲。打開櫃門仔細搜尋,在一堆雜物裡讓我們找到一隻剛出生的小貓。有同學說,小貓被我們發現了,母貓就不會回來餵牠了。其實,我猜,這根本就是一隻被未婚生子的母貓惡意遺棄的孤兒貓,無論是否被人發現,狠心的貓媽媽都不會回來尋牠的。

小貓叫個不停,顯然是肚子餓了。把牠托在掌心裡,才發現牠身上都是蝨子。我全身起雞皮疙瘩,只好拜託好心的立立把牠洗乾淨,我立刻跑去超市買貓奶。回來後,我嘗試用做實驗用的乳頭吸管餵食被洗淨烘乾的小貓貓奶,牠喝了一些,就睡著了。我們在一個空花盆裡鋪了幾層抹布,讓小貓睡在裡面,花盆仍舊擺在鞋櫃裡。貓奶是冷的,我想是不是該把貓奶加熱了再餵。聽說貓咪不喜歡熱食,而且我們宿舍裡沒有廚房,雖然有同學有電磁爐,可是一次加熱幾毫升的奶水肯定很麻煩。我想只要小貓不餓死就好了,我們沒有人真的想要養貓。我每隔三四個小時餵一次奶,小貓總是閉著眼,也不大哭叫。夜裡怕牠著涼,立立還在鞋櫃裡點了一盞檯燈。

可是第二天早上小貓還是死了,我們的冰箱裡還剩半個鋁箔包的貓奶。立立在花園裡挖了個洞,我們為小貓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葬禮。

老實說,從來沒有養過小動物的我根本沒有把握可以養活一隻初生的小貓。努力照顧牠,只是不想聽到牠挨餓受凍的哭聲。或許這只是婦人之仁,要是真有心,我應該把牠帶到獸醫院去,花幾個錢,讓牠接受專業的照顧。

不管怎麼說,我和立立都盡力了。小貓死的時候,至少牠喝過了貓奶,躺在一個溫暖舒適的地方,身上也沒有蝨子跳蚤,比起許多流浪貓要幸福很多吧。

我在宿舍的公佈欄裡貼了一張標題為《獻給仔貓的安魂曲》的紙條,在上頭畫了一隻貓天使,抄寫了一小段小泉今日子演唱的《夜明けのMEW》的歌詞,並為這隻沒有名字的仔貓祈禱,希望牠在貓的天國裡生活愉快。

「拂曉時的喵 你哭了
拂曉時的喵 我抱著你
無法入眠的夏天

夜明けのMEW 君が泣いた
夜明けのMEW 僕が抱いた
眠れない夏」

《夜明けのMEW》描述的是一個男孩在一個夏天的清晨向他像貓的女友提出分手時的情景,女孩哀傷的抽泣像喵喵的貓叫,有點無奈感傷的一首抒情歌曲。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羅伯特‧蘭登〈Robert Langdon〉何許人也?他是哈佛大學的宗教符號學教授,是丹‧布朗〈Dan Brown〉的兩本百萬暢銷小說《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和《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裡的主角。今年五月電影版的《The Da Vinci Code》將全球同步上映,屆時我們就可以在電影院裡看到由湯姆‧漢克斯〈Tom Hanks〉演出的羅伯特‧蘭登了。


Audrey Tautou as Sophie Neveu & Tom Hanks as Robert Langdon
Official site

怎麼會是Tom Hanks呢?他看起來像高大瀟灑、聰明勇敢的羅伯特‧蘭登嗎?我之前一直很懷疑,不過在看了最近公佈的幾張劇照以後,我覺得留長頭髮的Tom Hanks看起來還真有風流倜儻的學者風範。Tom Hanks是極好的演員,就和《ガラスの仮面》裡的北島マヤ一樣,演什麼像什麼,我不該對他有任何懷疑的。


圖片來源:美内すずえオフィシャルサイト

我連續熬夜三個晚上讀完了《天使与魔鬼》,覺得好過癮。兩年前讀《达‧芬奇密码》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一拿起了書就捨不得放下。丹‧布朗真的很會說故事,他在藝術史、宗教史和符號學方面的知識讓我很著迷。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歷史、藝術、古都以及探險都很有興趣的話,你一定也會覺得《天使与魔鬼》和《达‧芬奇密码》非常精采。在大量的史實基礎上虛構故事、挑戰禁忌,是這兩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

《天使与魔鬼》比《达‧芬奇密码》早出版,可是丹‧布朗是因為《达‧芬奇密码》一書才一夕爆紅的,所以我想大部分的讀者,尤其是讀翻譯本的讀者,應該都是讀過《达‧芬奇密码》以後才有機會讀他的前作。除了英文原版,其他語言的版本幾乎都是先有了《The Da Vinci Code》,然後才接著出現《Angels and Demons》、《Digital Fortress》和《Deception Point》的譯本。丹‧布朗目前發表的小說也就只有這四本,2003年發表了《The Da Vinci Code》以後就沒有新作問世了。第三本以羅伯特‧蘭登為主角的懸疑冒險小說《The Solomon Key》據說將在2006年或是2007年出版。

斯德哥爾摩國際圖書館〈Internationella biblioteket〉購買的丹‧布朗小說都是簡體字版的,所以我把借閱過的《天使与魔鬼》和《达‧芬奇密码》的書名以簡體字表示。

你有沒有看過電視影集《24》?我好喜歡看由Kiefer Sutherland飾演的CTU探員Jack Bauer異常神勇地在二十四小時內化解各類驚天動地的危機災難,一集都不願意錯過。我在閱讀《天使与魔鬼》時就不斷想到《24》,兩者情節同樣驚險緊湊,結局同樣難以預料,只是Jack Bauer比較嚴肅剛毅、破案靠體力,Robert Langdon比較善良浪漫、解迷靠大腦,各有迷人之處。《24》的製作單位曾有意購買《The Da Vinci Code》的版權改編為Jack Bauer的故事,可是作者丹‧布朗沒有把他的傑作改編為電視影集的打算。最後Sony Pictures付了六百萬美元取得授權,並請來《24》的製作人Brian Grazer擔任電影的製片工作。


圖片來源:www.tvcrazy.net/tvclassics/ wallpaper/pages/24.htm
Official site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選喜歡的書會比選喜歡的作家容易很多。要喜歡一個作家,一定得看過其大部分作品並且覺得好才行。如果我只看了某個作家的一本書,覺得這書寫得好,我會說我喜歡這本書,而不會說我喜歡這個作家。就像,最近我很喜歡《You're Beautiful》和《Home》,我覺得這兩首歌真好聽,可是我還不能說我喜歡James Blunt和Michael Bublé。我得多聽幾首他們的歌,甚至得等他們出了幾張專輯以後,我才會知道我到底喜不喜歡這兩個歌手。真正喜歡某人是因為我被某人馴服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我已經過了容易被華美包裝迷惑的年紀,我現在的要求比較實際,歌手就得有動人的歌喉,作家就得有巧妙的文筆。要讓我喜歡你,你就得向我證明你真的有那麼好。

當我知道我喜歡的作家出新書了,我會迫不及待地去買來看。不需要先看書評,不必在書局先試讀幾頁,不在乎這本書是否有折扣,我可能早在出書前幾個月就已經預約了。因為他或她是我喜歡的作家,我是他或她的書迷,所以不管他或她寫了什麼,我一定要認真讀過才會甘心。我喜歡的作家的書通常不會讓我失望,就算新作無法超越前作,其文學水平還是高於一般的。我會珍藏我喜歡的作家的作品,每隔幾年會拿出來重讀一遍,會推薦最精采的那幾本給朋友,甚至買來當禮物送人。我喜歡的作家有好幾個,各有各的好處,硬要我從中挑選五名,實在是很困難的任務。思量許久,名單不斷刪改,最後我選了五個文采出眾、文字充滿魅力的華人作家:

金庸

我大部份的同學在中學時代就都完整讀過金庸,我卻只看過金庸小說改編的無線港劇。我當時對翻譯的言情小說特感興趣,武俠小說並不合我的胃口。

我是在大學六年級的時候才開始讀金庸的,一讀欲罷不能,幾乎廢寢忘食。才了解,為何國小國中時有些師長把武俠小說視為毒蛇猛獸,嚴禁學生閱讀此等「不良讀物」。

我個人認為金庸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中國作家,他創作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已是中文小說經典,受到平民百姓和學者專家的一致好評,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燦爛耀眼的一頁。瑞典文學院裡的學者如果肯聽聽幾億中國人的看法,他們就該頒座諾貝爾文學獎給金大俠。

朱天心

考上建中的那年,我讀了《擊壤歌》。我努力學習書中穿綠制服的少女們的生活方式,可是總無法活得像她們那麼瀟灑自在。

我高中時期的作文充滿〈青少年時期的〉朱天心式的文字和故事,也不是刻意模仿,只是耳濡目染,喜讀朱天心,因此寫出來的東西也很朱天心。

長大成人後的朱天心發表的作品數量不多,她關注的焦點轉移了,文字風格也有很大的改變。《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和《古都》都是極好的作品,《古都》更是讓念舊的我讀得心有戚戚焉。

新作《獵人們》據說是一本寫流浪貓的書,我也愛貓,期待早日拜讀。這本書我買了,可是我姊一直沒幫我寄過來,人在海外就是有這點不方便,少了許多閱讀優秀中文作品的機會。

龍應台

龍應台的文章有振聾發聵的力量,她直言敢諫,言之有物,文筆又好,是我非常尊敬崇拜的作家。

每次讀完一篇龍應台的文章,總會讓我看清一些事實的真相,讓我面對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她的文章總是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儘管批判尖銳,仍是語帶感情。

我欣賞龍應台的真性情,她是《國王的新衣》裡的那個敢說出國王其實一絲不掛的小孩,而我們其他人鄉愿地以和為貴,只是沒有聲音隨著國王起舞的旁觀者。為了中國好,也為了台灣好,我們需要更多像龍應台這樣的,熱烈一如火焰,深沉一如大海,有文化素養,敢說真話的文人。

三毛

憂鬱、流浪、嚮往自由的女人、一生一世的愛情……

很多方面,我與三毛相似,因此從三毛雲淡風清的文字裏我感受到隱藏其中的辛酸和哀愁。我心疼三毛,擁有那樣纖細敏感心靈的人註定是要受苦的。

三毛的文字流暢生動,風格獨特,故事浪漫有趣,因此海內外讀者無數。順便一提,由三毛填詞、以她一生的經歷為概念製作的《回聲》〈三毛的英文名就是Echo〉專輯是我最喜歡的華語唱片之一。

余秋雨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堪稱一絕,《文化苦旅》一書更是達到不同凡響的文化美學高度。雖然繼《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之後發行的散文集越來越令人失望,不過基本上一個作家只需寫出一本曠世佳作,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就確定了,他的藝術成就永遠是那麼高,即使他寫的其他書都很不怎麼樣也無所謂。

雖說余秋雨有江郎才盡的傾向,可是他的文字怎麼說也比一些不入流的暢銷書作家的有可讀性。我們大學的中文老師說余秋雨喜歡吊書袋,我覺得有書袋可吊也是好的,現在的年輕人國學程度普遍低落,讓他們多讀幾篇夾雜文學典故的文章,對他們絕對有好處。


我讀過的翻譯書數量遠遠超過中文原文書,我有很多喜歡的外國作家,可是我沒有把他們列在名單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無法分辨外國作家的文字風格,翻譯書裡的文字風格其實比較偏向譯者的。我讀翻譯書的時候通常不太在意詞藻,只要文辭通順、不要翻譯錯誤就行了。外國作家的好處是他們很會說故事,格局大,描寫細膩,字數多,讀起來過癮。我嗜讀推理小說,目前華人文壇裡似乎沒有如米涅‧渥特絲〈Minette Walters〉或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一般會編故事的作家。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在課堂上讀了幾首《詩經》裡的詩,其中我最喜歡《褰裳》:

褰裳。鄭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白話翻譯大約是這樣的:

你若是喜歡我、想要我的話,就撩起衣服的下擺涉水過來吧!
你不要我的話,難道就沒有別的男人想要我了嗎?
你這傢伙可別太狂妄了啊!

你若是憐愛我、思念我的話,就撩起衣服的下擺涉水過來吧!
你不碰我的話,難道就沒有別的男人想碰我了嗎?
你這小子可別太驕傲了啊!

天啊!我在台灣上了將近二十年的學,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名老師傳授我此種絕妙好文呢?

原來在沒有禮教束縛的時代裡,中國女人對情慾的追求可以如此豪放激烈!

這個「我」還不一定是個女子,一名瑞典漢學學者提出了《褰裳》可能是一首同性戀情慾作品的猜測。

我終於知道了我體內澎湃洶湧的浪蕩基因來自何方。


褰:發音「千」
溱:發音「針」
洧:發音「偽」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最近兩個星期看了四本香港女作家寫的愛情小說,深雪的《櫻桃街的禮物》、《貓的眼睛是紅色》、《夜嬰異色傳說》和張小嫻的《魔法蛋糕店》。

我覺得張小嫻的文筆不錯,深雪的小說的特點是情節詭異、用詞大膽。雙姝都是知名的美女級暢銷作家,然而她們的作品都沒有什麼特別可觀之處。或者說,她們最好的作品都還沒被寫出來。

港產的優秀作家不少,說到都會愛情小說,亦舒的作品普遍比張小嫻的好,至於鬼怪傳奇小說,李碧華寫的比深雪寫的深刻感人一百倍。張小嫻和深雪的書去圖書館借來看看或是站在書店翻一翻就可以了,沒有收藏的價值,因此不值得花錢去買。實際上,她們的書的最大功用就是拿來打發時間,所以不看也沒有什麼損失。

除了《魔法蛋糕店》,我之前還看過張小嫻寫的《再見野鼬鼠》、《三月裏的幸福餅》、《荷包裡的單人床》和《情人無淚》。我很喜歡《荷包裡的單人床》,她的長篇小說基本上寫得都還不錯。

我看過的深雪的書還有《月夜遺留了死心不息的眼睛》和《當魔鬼談戀愛》。頭一次讀深雪的小說時,覺得很新鮮。書中變態的情節和露骨的詞句,對應封底清純美麗的作者沙龍照,讓我印象深刻。可是連續看了幾本她的書以後,我忍不住要懷疑她只會譁眾取寵。她喜歡把死亡和愛情聯繫在一起,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非常極端強烈,可是不知道是她功力不足還是時間不夠,她的書中角色的愛嗔痴怨總是很膚淺、無法讓我產生共鳴。她選擇的書寫題材讓我聯想到李碧華,不過她的文字才情還遠遠比不上李碧華。

雖然說是「不值得一讀的書」,可是只要斯德哥爾摩的圖書館繼續購買張小嫻和深雪的小說,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的。……為什麼?早說過了,打發時間囉。也許有一天她們會寫出讓我十分激賞的作品也說不定。

張小嫻
深雪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