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普薩拉〈Uppsala〉位於斯德哥爾摩北方約七十一公里處,是瑞典第四大城,人口數僅次於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馬爾默。雖然和斯德哥爾摩相距不遠,我以前從來沒有來過烏普薩拉。星期五下午,我們在去飛行俱樂部的途中在烏普薩拉稍作停留。我對烏普薩拉的第一印象是:可愛的小城,從菲利斯溪〈Fyrisån〉畔眺望市中心,烏普薩拉看起來很美。


烏普薩拉是有千年歷史的古城,城裏最醒目的地標是位於市中心的烏普薩拉大教堂〈Uppsala domkyrka〉。哥德式的烏普薩拉大教堂於1435年落成,是北歐最高大雄偉的教堂。有「瑞典國父」〈Sveriges landsfader〉之稱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瓦薩〈Gustav Vasa〉和創立現代生物分類法的瑞典生物學家卡爾‧馮‧林內〈Carl von Linné〉都安葬在此座教堂中。

圖片來源:svt.se


1707年5月23日出生的林內〈現代的中文譯名普遍將Linné譯成林奈,可是林內才是正確的瑞典語發音〉今年過三百歲冥誕,瑞典各地有持續一年的各類慶祝紀念活動。林內生日那天,日本天皇夫婦不遠千里而來,在瑞典王室的陪同之下特地到烏普薩拉向林內致敬。據說明仁天皇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而且林內的學說對日本的現代化有過貢獻。林內本人沒有到過日本,可是他的得意門生卡爾‧佩特‧屯貝里〈Carl Peter Thunberg〉曾隨著荷蘭商船去過鎖國時代的日本,他在日本待了一年多、尋花問柳〈真的植物,不是娼妓〉,之後完成了史上第一本詳細描述日本花卉的科學著作《Flora Japonica》。


此行的目的是來搭乘朋友駕駛的小型螺旋槳飛機。


空中鳥瞰烏普薩拉。


這片地產曾是悟維和瑪莉的另一個家〈sommarstuga,夏日木屋,只有夏天或是假日才會住在這裡〉,他們在此養馬。


On board。飛行高度約在1000至1500公尺之間。飛行員馬克的駕駛技術一流,搭乘小飛機沒有我想像中的驚險刺激。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 Jul 15 Sun 2007 07:41
  • 幸福


安靜的午後
溫暖的陽光
偶爾微風吹動廊下懸掛的風鈴
空氣中彌漫著烘烤中的巧克力蛋糕散發出的香味

這就是我的幸福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歐卡拉村Akalla By的仲夏節園遊會。
仲夏節就是夏至,在北歐大部分地區,夏至這天的白日時間約有二十個小時左右,北極圈以內的太陽是不下山的。因為日照充足,氣溫高升,植物繁盛,獵物肥美,自古以來,北歐人就有慶祝仲夏節的習俗。
仲夏柱midsommarstång約在六百年前由德國傳入瑞典,高聳挺立的圓柱加上兩側懸掛的圓環,代表的正是男性生殖器官。圍著仲夏柱唱歌跳舞的傳統應該和古代陽具崇拜的祭祀儀式有關。
頭戴花環身穿白色衣裙是現代瑞典女孩在仲夏節的標準裝扮。花環以樺樹軟枝編成,再以樹葉花朵裝飾,雖然多見於婦女孩童的頭上,其實男人也是可以戴的。
仲夏節晚餐,主菜是醃鯡魚、蝦夷蔥拌酸奶和新鮮馬鈴薯。鯡魚和酸奶我都不喜歡,所以一如過其他瑞典傳統節日,我吃兒童餐─瑞典肉丸。
仲夏夜之舞。
瑞典人喜歡跳舞,dansbandsmusik〈一種旋律輕快的流行音樂,由編制簡單的樂隊演奏演唱,作為跳雙人舞時的伴奏音樂〉也很受歡迎。
我以前最喜歡提北,因為提北愛說話,可是現在越來越喜歡辛谷。辛谷是母貓,愛乾淨、守規矩又有冒險精神,不像公貓提北、席北那麼懶散又膽小。
六月茉莉。
我們家的茉莉花比台灣常見的那種大,可是沒有那麼香。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立貝里家的人都會騎馬,我希望我也會騎。
立貝里家新買的馬,名字好像是非洲之風。
在車子普及之前,人們以馬代步,因此貴族或是有錢人的莊園的旁邊一定會有大馬廄。時光流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大宅院幾經轉手,現在成了旅館,不過馬廄依然是馬廄,要想擁有名駒仍得有些銀兩。
六月初,斯德哥爾摩的氣溫高達三十度,非常不尋常。高溫讓我頭昏眼花心煩氣躁,還好有大樹可以乘涼。
旅館居高臨下,後面有小徑通到湖邊。瑞典湖多森林多,可惜地勢過於平坦,景觀有點單調,除了與挪威交界的西北部地區有山,其他地方很難看到湖光山色的美景。〈我的意思是說,湖水映著高山的景色很美,可惜在瑞典不容易見到那樣的美景。〉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經常,望著窗外,我都會產生我是住在森林裡的錯覺。
紫丁香呀,她是朵什麼樣的花呀?……嗯,蠻美的花,又紫又香。
看一眼牡丹〈芍藥〉,你就知道雍容華貴是什麼意思。
雛菊算不算野花?我們沒有栽種,卻長得到處都是。
香蕉蛋糕很好吃,可是要快點吃完,放隔夜就會變得濕濕的。
檸檬派算是熱量比較低的甜點,上面白色的一層不是鮮奶油,是蛋白加糖打發烤成的。
藍姆葡萄蛋糕是我的新嘗試,滋味不錯。粉紅色的那一坨是做壞的草莓奶烙〈Pannacotta〉,吉利丁片放少了,或者說,草莓放太多了,結果質地變得太鬆軟,雖然口感變差,可是味道一樣好,因此我拿來拌蛋糕吃。吃來吃去,我覺得還是原味的Pannacotta〈只用香草和鮮奶油煮成的〉最好吃。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在人生最動盪不安的那段時期,我去學了大提琴。那是上個世紀末的事,完成大學學業後的我有了一份收入優渥的工作,可是我不快樂,遠方的情人要我學著好好過日子,於是我決定去離家不遠的一間樂器行報名學琴。那時讓我不開心的原因很多,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令我厭煩,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情人對我的態度曖昧不明,我的心情隨著他的反應忽喜忽悲,心甘情願成為被他操縱的傀儡。

我喜歡弦樂器,小時候學過一陣子小提琴,可是因為學得極不認真,只好半途而廢。長大以後,我成了個size queen,認為不管什麼東西都是"the bigger, the better",因此當我想學樂器的時候,我自然選擇了體積龐大的大提琴。……嘿嘿,胡說的,這不是我選擇大提琴的原因。大提琴的音色低沉渾厚,有鎮定我躁動不安的靈魂的力量,當時我是這麼想的,所以才會選擇了大提琴。

練琴不是特別有趣的活動,可是我很喜歡去上課。我上的是一對一的課,老師示範的時候就是為我一個人演奏,我坐在那裡聽,覺得很幸福。我對音樂不是特別有天賦,人又懶,琴拉得不怎麼樣,可是我知道只要繼續練下去,遲早有一天我可以很有自信地告訴別人我會拉大提琴。拉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會拉總是真的。

學琴學了三個月,有一天傍晚情人從巴黎打電話過來,說他已另結新歡,我哭著跟他說:「不要啊!我有照著你的話去做,好好地過日子,而且我已經申請了去法國唸研究所。你能不能再等一等啊?」情人說他很抱歉。瞬間,我的世界天崩地裂,我的心碎了,我成了行屍走肉,什麼都不在乎,什麼都不想做,然而時間到了,我還是強打起精神去上大提琴課。老師問我是不是病了?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憔悴?我和老師說,我失戀了。

學琴是為了自己,幽咽哀傷的琴聲是我的心情。從那時開始,我懂得了絕對不能愛任何人多於愛我自己的道理。

半年後,我告訴老師我就要遠走他鄉,以後不能來聽她拉琴了。老師囑咐我要把琴帶著,不要中斷練習。兵荒馬亂之中,我終究沒能把琴帶走,可是臨走之際,我和我的琴合拍了一組照片留作紀念。大提琴是很美的樂器,慵懶地斜倚在樂手的身上,擦弦發出的聲音有點沙啞有點滄桑,我一直覺得我和大提琴很像,你看出來了嗎?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我有一件Lee的短袖圓領汗衫,已經很舊了,領口被洗得有點破損。每次晾衣服的時候看到它,我都會考慮是不是該把它扔了,可是一看到汗衫正面印的字:「Love Is All It Takes To Make A Family〈組成一個家庭需要的只是愛〉」,我就下不了手。這是十年前我當時的情人給我的禮物,他住在太平洋中央某個天堂般的美麗島嶼上,我們一年見不到幾次面。他送我這件汗衫是想告訴我,即使我們分隔兩地,只要我們是愛著對方的,我們就是一家人。談遠距戀愛是很辛苦的,過程充滿不確定與挫折感,想見他的時候,他往往不在我的身邊,雖然每天用電話、網路溝通,可是再先進的科技也無法取代一個人的體溫。這段戀情維持了將近兩年,最後因為我不願再繼續苦守寒窯而劃下句點。

會讓我睹物思人的不只是情人送的禮物,我還有一件上頭印有幾種樂器圖案的汗衫,是一個朋友去紐約旅遊的時候買的。之所以會送我這件汗衫,大概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在學大提琴吧。這件汗衫的狀況更糟糕,樂器圖案已經面目全非,上面還有一些洗不掉的鐵鏽斑點,可是我一樣捨不得丟,仍舊使用頻繁。

情人和朋友都已斷了連絡,可是每次我套上他們送的汗衫時我都會想起他們。我也送了不少東西給我的朋友們和情人們,書信、衣服、首飾等等,不知道他們是否還留著那些東西?不知道當他們看到那些東西時會不會想起我?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你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做《Promised Land》?電影中Meg Ryan和Kiefer Sutherland共度春宵後,隔天早上剛醒過來的Meg Ryan問Kiefer Sutherland:「貓跑哪兒去了?」Sutherland不解地反問:「什麼貓?」Ryan說:「就是那隻在我嘴裡拉了屎的貓啊。」可愛的Meg Ryan把一覺睡醒後的難聞口氣比喻成貓大便,很幽默也很貼切。

你有過在早晨品嚐情人嘴裡的貓大便或是餵情人吃你嘴裡的貓大便的經驗嗎?經過一夜好眠,清晨將醒未醒之時是最適合做愛的時候,因此每晚睡覺前我都會在床邊放一杯水,一旦被情人弄醒就可以馬上漱口潤喉。只是有時候一杯水並無法完全沖走口中的異味,可是做愛時沒有熱吻就不夠銷魂,起床刷牙又太麻煩,還會破壞那種半夢半醒的虛幻感受,怎麼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睡美人在被王子吻醒後依然保持口氣清新?

上次去參加牙材展的時候我拿了好幾瓶免費贈送的漱口水,最近一個月我每天睡前刷牙後都會用漱口水清潔口腔一次,我不知道我的牙齒、牙齦有沒有因此變得更健康,可是睡醒時的口臭再也不曾出現了。真的很神奇,一用馬上見效,早上醒來不用喝水,我照樣吐氣如蘭,情人也讚歎不已,我們再也不必擔心壞口氣會破壞清晨做愛的樂趣。我想起兩三年前一個條件不錯的青年因為有口臭而被我甩了,如果那時我懂得買一瓶漱口水送他,也許今天我們仍然還在一起。……

除了可以預防蛀牙、治療牙齦炎以及維持好口氣以外,根據我的經驗,漱口水對口腔潰瘍的痊癒也有幫助。住在台灣的時候我經常會「嘴破」,有時候是因為不小心咬到舌頭或是口腔黏膜,有時候是因為吃了奇怪的東西,有時候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嘴巴裡就出現小潰瘍,很痛,癒合需要一段時間,那時我就發現使用漱口水可以減輕疼痛並加速傷口癒合。如果你有惱人的「嘴破」問題,可以買瓶漱口水來試試看。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又病了,最近兩個星期身體一直不舒服,鼻塞、流鼻水、眼睛癢,典型的花粉過敏的症狀,晚上睡得不好,因此疲倦、頭痛的症狀也時而有之。過敏藥每天服用,鼻噴劑、眼藥水看情況使用,這樣的治療模式對病情有幫助,可惜效力有限,如果我在戶外活動的時間稍長或是讓門窗大開的話,過敏症狀很快就會惡化,嚴重的時候,雙眼刺痛充血、整張臉都是浮腫的,感覺像是身體裡頭潰爛了,分泌物不斷從鼻子眼睛湧出。

可是天氣這麼好、花園這麼美,要我日以繼夜待在密不透風的屋內,很難。我每天還是會出去走走,吹吹風、曬曬太陽,跟空氣中飛舞的花粉多一點接觸。其實花粉無害,是我自己的身體搞不清楚狀況,硬要把花粉當成病菌處理,才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過敏反應。會造成過敏的花粉幾乎都是來自風媒花,因為是利用風來散佈花粉,風媒花無須艷麗的花色或是甜美的花蜜來招蜂引蝶,大多數的風媒花貌不驚人,明顯可見的是長條形的雄蕊和羽毛狀的雌蕊或垂掛或矗立在枝椏或是莖幹的末端,和我們印象中「花」該有的樣子差距很大。

去年醫生幫我抽血測了過敏原,確定令我每年春天病厭厭的罪魁禍首是樺樹花粉。我們花園裡本來有兩棵三四層樓高的白樺,夏天午後,樺樹茂密軟垂的枝葉在風中款款搖擺,婆娑的影子透過大大的窗戶映在二樓客廳的牆上,我經常半躺在沙發上看牆上的光影盪漾,看著看著,彷彿置身清澈流水之中,如夢似幻、暑氣全消。白樺在北歐非常常見,樹形優美、材質堅實,好看又好用。我們院子裡的兩棵白樺砍了,可是住家周圍仍是到處可見白樺的蹤影,大門外小徑旁就有一排高大的白樺,隔著窗玻璃,我看到樹上密密麻麻掛著黃綠色毛毛蟲般的肥大雄蕊,想必我呼吸的空氣中樺樹花粉含量極高,難怪我每天服藥症狀也沒什麼顯著改善。

標題叫做「來看春花」,原本只是打算貼幾張圖,讓你欣賞一下我們花園裡的美麗春花,看了這些照片,你就不難了解為什麼我會禁不住誘惑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在花園裡遊蕩。「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原來我也是個風流人物。我們花園裡沒有牡丹,可是有芍藥,牡丹是木本,芍藥是草本,兩者同屬,花葉看起來非常相似,在歐洲語言裡,牡丹和芍藥並沒有分別。芍藥的花期在六月,今年春天來得早,也許會早點開。

鬱金香是最美的春花。你還記得兩年前的深秋,我埋球根時的情景嗎?
相關閱讀:《園丁》
後門進去是廚房……
相關閱讀:《廚房》
五棵不同種類的櫻花樹是去年種下的,都是小樹,想看到紅粉菲菲的花雲景象還得等很多年吧。
庭園很大,還有很多等待開墾、需要改善的地方。
門外的白樺樹以及充滿花粉的纍纍雄蕊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們花園裡的鬱金香開得正美



春天的天氣忽冷忽熱、忽晴忽雨,就和繼母喜怒無常的臉色一樣,讓人難以捉摸。拿「春天後母面」這句台灣諺語來形容瑞典的春天,也同樣正確。一個星期以前斯德哥爾摩這裡的氣溫降到冰點,還下了一場小雪,週末的氣溫卻一下子升高了二十度,感覺像夏天。

北歐人對夏天感覺特別敏銳,只要氣溫一上升、天氣一放晴,大家馬上迫不及待地換上夏服走出戶外,或坐或躺,盡情享受陽光的滋潤〈或說是煎烤〉。最近幾年瑞典的夏天氣溫屢創新高,恐怕又是一個溫室效應作祟的例子,可是我還沒有聽過有哪個瑞典人抱怨夏天來得太早或是高溫持續得太久,當瑞典人說:「天氣好熱喔!」時,他們曬得紅彤彤的臉上是帶著滿足的笑容的。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