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籍歌手席爾十月上旬閃電造訪斯德哥爾摩,目的是為瑞典《偶像》歌唱比賽造勢並趁機宣傳新唱片。他在瑞典停留不到一天,期間只有接受製作《偶像》節目的TV4電視台的訪問。我不看《偶像》,其他的瑞典主流傳媒又都沒有發佈席爾來訪的消息,要不是昨天因緣際會看到TV4網站上的節目片段,我根本不知道他來過瑞典。

我不是席爾的歌迷,他的創作曲我以前聽過幾首,我覺得他的歌聲非常動人,聽起來很舒服,可是他的音樂沒有甚麼特色。他在2008年發行的《靈魂音樂》翻唱專輯我倒是很喜歡,因為他唱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而且唱得很好。之所以會注意到席爾,其實是因為德籍名模海蒂‧克魯姆的關係。海蒂是我最喜歡的真人秀節目《決戰時裝伸展台》的主持人,席爾是海蒂的丈夫,他們這一對好萊塢黑白配很引人矚目,說他們是美女與野獸的組合一點也不誇張。

席爾新專輯的第一首主打歌叫做《秘密》,相當深情感人的一首歌,音樂錄影帶也拍得很美。事實上我覺得MV比歌曲本身有意思,席爾和海蒂全裸在床上擁抱愛撫的畫面看起來很浪漫很自然,那麼親密那麼恩愛,我看了心頭暖呼呼的,有點感動。雖說是全裸上陣,席爾的身上披掛不少裝飾品,他的手錶手環戒指項鍊都很漂亮,海蒂只有左手上的兩只戒指。我不喜歡男人戴錶上床,不管那支錶有多名貴,做愛又不趕時間,何必戴錶?而且錶帶,尤其是金屬錶帶,很容易刮傷我細嫩的皮膚。……

我和一個長得很像席爾的男人上床過。那人身型龐大,性格溫和,嘴唇很厚,牙齒很白,和他接吻的感覺像在摩擦柔軟的羔羊皮革。除了嘴唇的觸感比較新鮮以外,和黑人上床並沒有什麼特別,一旦燈熄了,黑人白人紅人黃人還不都一個樣。他光頭,身上的毛髮也刮得一乾二淨。我不喜歡和全身無毛的男人做愛,總是感覺怪怪的,所以我們的關係沒有持續。



seal-and-heidi-klums-secret.jpg
Seal - Secr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OuL2AnJPok




註:
席爾訪瑞的新聞沒有見報不是因為他在瑞典沒有知名度,而是因為瑞典的主流媒體對藝人的商業宣傳活動普遍不大捧場。拿我每天看的報紙《今日新聞》來說,娛樂文化版裡會有藝人發新片演新戲的報導,可是除非是人物專訪,一般影劇新聞的篇幅都很小。藝人結婚生子、名流出軌婚變之類的誹聞醜聞只有晚報和婦女雜誌才會刊登,瑞典的日報上通常讀不到八卦新聞。日報的娛樂文化版裡最常出現的是書評、樂評、影評和藝評,焦點擺在作家、歌手、演員和藝術家的作品上,而不是他們的私生活。有格調的傳媒應該擔負起教育民眾的責任,不能一味迎合民眾的喜好而低俗化,這點瑞典的幾份日報和幾個新聞節目大抵都做到了。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斯德哥爾摩下雪了,天空灰撲撲的,窗外雪花飛舞,白茫茫的一片。要怎麼形容這雪呢?鹽粒太重,柳絮太輕,比較像糖粉吧?從輕輕搖晃的篩子裡飄落下來的、覆蓋在巧克力蛋糕上的雪白糖粉。

出門的時候已不能穿夏天的鞋子,涼鞋、布鞋以及碰不得水的高級皮鞋都可以收起來了。我探手在衣帽架上搜尋,抓下了好一段時間沒有用到的圍巾和手套。

兩三個星期前下過一場雪,今年的初雪,比往年來得早。早上下的雪,中午太陽一出來就不見了,那時家門前的樺樹和橡樹上仍然掛著不少紅橙黃褐的葉子,秋意尚濃。可是現在不同了,一整排的落葉樹都只剩光禿的枝幹,夜裡氣溫總在零度以下,就算沒有白雪妝點,我也知道冬天來了。

瑞典的冬天很長,十一月已經很冷了,不到明年四月氣溫不會回升,算一算,寒天時節竟有五六個月那麼長,長到連喜歡冬天的我都有點受不了。

小時候我很嚮往冰天雪地,一直希望長大以後可以住在一個冬天會下雪的地方。雪景的確很美,坐在壁爐前烤火的確很舒服,可是沒有人告訴過我,走在結冰積雪的泥濘道路上是一件多麼辛苦危險的事。搬來瑞典算是如願以償,可是從此以後我對冰雪也不再有任何浪漫的憧憬了。

如果能夏天住在北歐、冬天住在北非的話,那就太完美了!這是我現在的願望,我要一直想一直想,心想事成,想得夠久夠用力的話,願望通常都會實現。


20101109.jpg
對面人家〈我不知道為甚麼房子後方的那片足球場總是燈火通明。誰會在雪夜踢足球?〉

20101108.jpg
冰花一〈這幾株三色堇很厲害,花期從四月延續到了十一月!〉

20101022.jpg
冰花二〈這種紫色小菊花雖然很耐寒,可是還是熬不過瑞典的冬天〉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住在黑瑟碧,在斯德哥爾摩西郊,除了森林、湖岸和黑瑟碧莊園以外,這附近沒有甚麼好玩好看的地方。瑞典的森林太多了,湖泊也是隨處可見,在這裡住久了,你對森林和湖泊不會有太大的嚮往,可是有一天真要你離開森林和湖泊的話,你肯定又會捨不得。

文斯塔是個50年代建立的工業區,離黑瑟碧不遠,距離大約兩公里,從我家過去,走路約二十分鐘。我剛來斯德哥爾摩的時候,第一個找到的住處就在文斯塔,一棟由舊辦公樓改建而成的學生公寓。那棟學生公寓外觀灰灰醜醜的其貌不揚,可是裡頭卻很整潔舒適,天花板很高、窗戶很大。我是改建後第一批入住的學生之一,家具裝潢都是新的,住起來感覺特別好。

從學生公寓走到地鐵站,中途會經過一間二手商店,我住在文斯塔的時候從來沒有進去過。那時我對二手貨不是很有興趣,以為二手商店賣的都是破銅爛鐵,加上心知學生公寓不是久留之地,雜物太多搬家麻煩,因此選擇對那間二手商店視而不見。

我在文斯塔只住了一個學期就搬到位於西森林的另一棟學生公寓,主要因素是西森林離市區和大學比較近。西森林的學生公寓是全新的,內外皆美,我又是第一批入住新公寓的學生之一。據說斯德哥爾摩地區的學生公寓一房難求,我覺得只要挑屋有技巧,再加上一點運氣,要找到好住處並不是那麼困難。

在西森林我也只住了一個學期,當時悟維硬要我搬去跟他住,他在黑瑟碧買了一間花園洋房,我就又搬回了郊區。那是2005年秋天的事,我已經在黑瑟碧住了整整五個年頭了。

文斯塔工業區裡有間酷普大賣場,三年前開張的,因為距離近,我們幾乎每個週末都會去那裡採購食品。兩年前的冬天我們打算去滑雪,因為知道滑雪板一年用不到幾次,買新的不划算,就想起大賣場附近的那間二手商店。一走進二手商店,我就像阿里巴巴進入了寶窟一樣雙眼發亮,出乎意料之外,店裡的東西雖然不是新的,看起來卻都很漂亮,而且價格異常低廉。那間二手商店隸屬於教會醫療組織,販賣的商品來自民眾的捐獻,所得用來援助貧困國家。瑞典的幾個大城市裡都有這類公益性質的二手商店。

有個朋友告訴我,她在清理她的父親的遺物的時候,有請一家二手公益商店來看過,因為她無法接收她父親公寓裡的家具、衣物、書籍等物品,所以打算全部捐贈出去。二手商店的人來了,看了看,挑了幾頂帽子、幾座台燈、幾張椅子,剩下的東西因為沒有特色,他們不要。朋友說,二手商店絕對不是撿破爛的,他們蠻挑的,也識貨。

去過一次文斯塔的二手商店後,我對二手貨的興趣大增。我很喜歡瑞典的水晶玻璃手工藝品,之前就買過一些,有簽名編號的琉璃擺飾品不便宜,巴掌大的一個至少要三四百瑞典克朗。我在二手商店裡撿了不少便宜,通常可以市價的三分之一或更低的價格買到美美的水晶玻璃。在二手公益商店購物時一定要注意貨品有無瑕疵,尤其是玻璃和陶瓷製品,因為這裡的商品一售出就不能退還。

每次在二手公益商店裡看到非常精緻美麗的東西時我都會忍不住對悟維說:「天啊!怎麼會有人捨得把這個丟掉?」悟維就會再一次提醒我:「每個人都有不得不丟掉東西的時候。」是啊,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的收藏其實只是暫時借放在我們這裡,擁有從來就不可能天長地久。二手公益商店裡的迷人貨色大多來自過世的老人,家屬無心無力處理遺物的話,安養院就把東西打包了送來二手公益商店。

在二手公益商店裡瞎拼是在做善事,我總是這麼告訴自己,因此可以心安理得地狂瞎。與其每個月捐錢給慈善機構,還不如拿那些錢去公益商店買東西。二手公益商店做的是無本生意也無須繳稅,所以他們的東西可以賣得很便宜,原價已經很低了,碰到拍賣的時候,全部商品半價出清,買起來特別爽快,感覺好像買到就賺到了。

除了琉璃藝品,我還喜歡二手家具,質材好造型簡單的老家具,重新拋光上漆的話,看起來可以很摩登,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還比IKEA的家具便宜。悟維則對油畫、水彩畫和有簽名編號的複製畫作特別有興趣,我們家牆上掛的畫很多都來自二手商店。

在我的生活裡,電器用品我要用新的,越新越好,其他的物品只要完整乾淨,用起來方便,舊一點也無所謂,甚至越舊越好。中國人相信老樹老蛇可以成精,我相信所有的老東西都有靈魂。有歷史的東西總是能帶給我溫暖的感受,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個杯子一個玩偶,在我接觸它們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體溫,它們有很多故事可以說。



Mats Jonasson.jpg
我的玻璃動物園,從二手商店蒐集來的瑞典琉璃設計師馬茨‧尤那松〈Mats Jonasson〉的作品。
MATS JONASSON MÅLERÅS網站:http://www.matsjonasson.com/

kosta.jpg
我對琉璃燭座情有獨鍾,目前有十四個。這個人頭燭座來自歷史悠久的瑞典琉璃名廠Kosta Boda,你猜我付多少錢買下這個燭座?……30塊瑞典克朗〈台幣140元〉,大約比原價便宜200克朗。
Kosta Boda網站:http://www.kostaboda.com/

Hasselby.jpg
黑瑟碧〈Hässelby〉地圖
藍:我家
紫:地鐵站〈三個〉
褐:學生公寓
黃:二手商店〈Second Hand - Läkarmissionen〉
紅:酷普大賣場〈Coop Forum〉
綠:黑瑟碧莊園〈Hässelby Slott〉
白:梅拉倫湖〈Mälaren〉
衛星照片來源:http://www.hitta.se/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譯文】

請教瑞典學院院士沛特爾‧延倫德的三個問題


期待傳奇民謠歌手巴布‧狄倫或犯罪小說巨匠詹姆士‧艾洛伊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恐怕要失望了。從1901年開始,一百多年來只有為成人創作散文、詩詞和戲劇的作家可以得到瑞典學院的青睞。

請問瑞典學院如何在不同的文類間做取捨?

我們不挑選文類。在諾貝爾的遺囑裡,對於得獎的文學作品並沒有任何嚴格的文類限制。

雖然你這麼說,可是你們從來沒有表揚過兒童文學或大眾文學啊?

是這樣沒錯。這是一個文學獎,我們其實可以頒獎給丹‧布朗,可是這麼做有甚麼意義?我們希望能夠藉著這個機會提升重要的文學作品的地位。

你的意思是,大眾文學裡沒有重要的文學作品?

大眾文學裡當然有重要的文學作品,可是這些作品不需要我們去抬舉,因為它們已經很大眾化了〈笑〉。我們不是要刻意去提拔小眾文學,我們評選的重點在於文學的質量。我可以告訴你,要在大眾文學作品裡找到質量可以和諾貝爾獎得獎作品相媲美的,非常困難。


採訪:給歐格‧瑟德斯庫格


出處:2010年10月9日今日新聞文化版第二頁


專有名詞:
瑞典學院〈Svenska Akademien〉
沛特爾‧延倫德〈Peter Englund〉
巴布‧狄倫〈Bob Dylan〉
詹姆士‧艾洛伊〈James Ellroy〉
丹‧布朗〈Dan Brown〉
給歐格‧瑟德斯庫格〈Georg Cederskog〉
今日新聞〈Dagens Nyheter〉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我要自首,我又開始下載美國的電視節目了。你還記得我去年在《不敢下載了!》那篇文章裡說過的話嗎?當時我真的被瑞典的「追查侵權下載法令」嚇到了,因此洗心革面結束下載勾當好一段時間。可是一年過去了,在瑞典根本沒有人因為非法下載而被逮捕或處罰,那個法令似乎「雷聲大雨點小」,於是心存僥倖的我就又偷偷摸摸地啟動了下載軟體。

其實,我覺得,和非法下載遊戲軟體和音樂檔案比起來,下載電視節目對智慧財產權的侵害應該算是非常輕微的。這些節目在美國已經播放過了,如果你住在當地的話,你也可以上電視公司的網站免費收看。下載的電視節目看過以後就刪除掉了,基本上就和數位電視盒裡保留的節目一樣,唯一的差別或許只是下載的節目裡沒有廣告,如果因為沒有看廣告而侵犯了電視公司的商業利益的話,我很抱歉,他們要在下載的節目裡加進廣告的話,我絕對沒有意見。

九月開始,美國秋季檔的連續劇紛紛復播,《Glee》、《Desperate Housewives》、《Mad Men》、《The Good Wife》、《30 Rock》、《House》等等,好看的節目每天都有。我通常在晚上九點以後看下載的節目,經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看電視很不好,因為不管你看甚麼,你都不會覺得好看,結果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還糟蹋了別人的節目。可是在白天精神很好的時候看電視我會有愧疚感,而且我有別的事要做,所以看電視的時間還是只能在晚上。

有一個電視節目很特別,看別的節目的時候,我有可能邊看邊打瞌睡,可是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永遠是精神抖擻的。我也不知道為甚麼。好幾次我累到連一集三十分鐘的《30 Rock》都看不完,可是一換成這個節目,我卻可以連續看好幾集,看到三更半夜還覺得意猶未盡。

ProjectRunway.jpg最讓我感興趣的節目不是戲劇類的影集,而是一個競賽性質的真人秀節目。《Project Runway》已經進行到第八季了,每季有十幾名服裝設計師參賽,為了贏得十萬美元創業基金和在國際時尚雜誌上曝光的機會,眾人竭盡所能。我不知道歷屆的《Project Runway》冠軍裡有哪幾個真的成為頂尖的時裝設計師,就像我不知道在《America's Next Top Model》裡勝出的美女有誰真的成了超級名模,可是無論成名與否,能夠進入《Project Runway》決賽的服裝設計師都不是泛泛之輩,他們的技術和才華我們看得到。

今年夏天,我看了一個和《Project Runway》很像的節目,那個節目叫做《Work of Art: The Next Great Artist》,節目架構和《Project Runway》一模一樣,只是參賽的人不是服裝設計師,而是藝術家,呈現的作品也由時裝轉換成繪畫、雕塑、攝影和裝置藝術。雖然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節目,主持人和評審也不如《Project Runway》的有水準,可是因為參賽者的確有兩把刷子,我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我欣賞有才能的人,而且我最欣賞的才能是要經過淬礪才會發光的那種。服裝設計師和藝術家都需要下苦功才有可能嶄露頭角,比較之下,歌手和模特兒憑藉天賦的部分比較多,所以我不是《American Idol》和《Top Model》的忠實觀眾。

沿襲《Project Runway》模式,我想電視台可以製作出各式各樣的才藝競賽,基本架構都是每集給個主題,讓某個專業領域裡的人才在一兩天內各自完成一個作品,然後請評審打分數,嘉獎好的,淘汰差的。我很想看作家競賽或是作曲家競賽,可是電視節目的時間有限,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很難在電視上完整呈現。廣告人競賽和家具設計師競賽倒是相當可行,展現成品的時間不需要很長,創作的過程也比較生動有趣。

《Project Runway》的評審之一,美國知名時裝設計師Michael Kors,在上星期的節目裡說:「軟弱的人不適合時裝工業〈Fashion is not for sissies〉。」這句話說得太好了,肯定會成為經典名言。你不要看時裝設計那麼女性化,那些設計師動不動就掉眼淚,事實上時裝工業競爭非常激烈,要想在這行出人頭地,沒有求勝的決心和克難的毅力是辦不到的。

要在《Project Runway》裡獲勝,除了才能之外,你還得有創意,要有自己的風格。我認為有個人風格很重要,不單是對引導流行的設計師而言,對所有的人來說都一樣。就算我們沒有甚麼特殊才能,我們也可以選擇做自己,有自己的風格。說你想說的話,做你想做的事,活在當下,不要後悔。做自己不是一種堅持,而是隨心所欲順其自然,人會變,風格也會變,有變化的人生才有意思。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若能忠於自己,你就是自己人生的設計師,你的人生就會很特別。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星期天的瑞典DN報紙上有一則小小的新聞,標題是《採莓人空手返鄉》。這幾乎已經不算是新聞了,來自東南亞的採莓工人拿不到薪水的報導每年夏天都要見報好幾次。瑞典政府有關單位已經頒布了保障外籍勞工福利的新規定,可是因為外籍採莓人的雇主是外國的人力仲介公司,瑞典的法規對他們的約束力有限。

瑞典的國土面積有台灣的十二點五倍大,其中二分之一是林地,也就是說瑞典的森林面積有至少六個台灣那麼大。無邊無際的森林是瑞典最珍貴的天然資源之一,除了木材以外,野生的藍莓和越橘也很有經濟價值。

野生的漿果味道特別鮮美,可是採摘也特別不方便。低矮的灌木叢長在森林深處,摘採漿果時得一直低頭彎腰。採莓工人的工作很辛苦,期限只在夏天,收入又不高,現代的瑞典人沒有幾個肯幹這種臨時性的苦工。請不到刻苦耐勞的本地人,瑞典的漿果公司只好向外籍勞工招手,最近幾年每年夏天來瑞典工作的外籍採莓人約有三四千人之多,大多數來自東南亞。

在風調雨順的年份,一整個夏天瑞典的森林裡有摘採不完的漿果,採莓人的工作多,收入也相對豐厚。兩個月的工作可得三四萬塊瑞典克朗〈約台幣十六萬元〉,扣掉來回瑞典的費用,實際所得約半數,對來自泰國越南孟加拉等地的農民工人來說,夏天來瑞典採莓是投資報酬率相當高的工作。然而漿果是野生的,收穫要看老天爺的安排,漿果晚熟或數量極少的時候也是有的,這時無工可做的採莓人就成了觀光客,不僅沒有錢拿,還得自掏腰包支付食宿。

瑞典的漿果公司收購的只是一袋一袋的漿果,論斤計酬,採莓人並不是瑞典公司的員工,雇用他們的是東南亞當地的人力仲介公司。瑞典政府要求人力仲介公司付給採莓人底薪,以確保採莓人不會做了一個夏天工以後賺不到一毛錢,甚至背了一身債;採莓人的居住環境和工作條件也應該符合瑞典勞工標準。但是規定歸規定,陽奉陰違的人力仲介公司不少,不懂得爭取自己權益的採莓人很多,窮人總是比較認命、比較好欺負,因此《採莓人空手返鄉》的報導屢見不鮮。

有問題的不只是外國的人力仲介公司,瑞典的漿果公司要人卻不願意負擔責任的態度也有可議之處。在星期天的那則新聞裡,壓榨剝削160名泰籍工人的是一間位於瑞典中部的漿果公司,公司負責人捲款潛逃,底下的人只能乾瞪眼。瑞典的員工還有保險金救濟金可以領,幫那間公司摘採漿果的外籍勞工甚麼都得不到。

離鄉背井到海外討生活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舉債出國最後卻一無所獲,一個貧困的家庭可能就這麼瓦解了。小時候讀過「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我懂得舊時代農人的辛勞,知道一碗白米飯得來不易。可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如此強調公平與正義的瑞典,我不敢相信我在超市裡買的野生藍莓其實是無數外國人的淚水。這樣的藍莓嘗起來非常辛酸苦澀,烘烤出來的藍莓派令我難以下嚥。

barplockare.jpg
圖片:在瑞典布甸〈Boden〉郊外森林裡採藍莓的泰國勞工
來源:http://www.dn.se/
Foto: Robert Henriksson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天涼了以後,蝸牛開始冬眠,我們花園裡的鐵線蓮才重獲生機。

Clematis.jpg

今年夏天,為了保護最後一株鐵線蓮,我和蝸牛進行了一場殊死戰。每天早晨吃完早餐就去花園裡抓蝸牛,兩三公厘大小的蝸牛寶寶總是躲在鐵線蓮的葉片下方,灰灰的、半透明,像水滴,不容易看到。一摸到小蝸牛我就把牠捏碎,大一點的殼比較硬,我就用踩的。小小的一叢鐵線蓮上一次就能找到十幾二十隻蝸牛,行兇的手指上因此沾滿了嗆鼻的腥味。

我以前對蝸牛很仁慈,雖然知道牠們會啃食細芽嫩葉,可是看到牠們伸著觸角背著圓殼緩慢移動的可愛模樣,我一點也不覺得牠們是害蟲,完全沒有除掉牠們的念頭。即使最近兩三個夏天我們花園裡的鐵線蓮接二連三地枯萎敗亡,我也沒有注意到那是蝸牛造成的。

花園裡的鐵線蓮最後只剩這一株,初夏時發了嫩葉長了花苞,眼看就要開花了,突然不知為何所有莖條末端的嫩芽包括花苞全數萎蔫,植株看起來奄奄一息,就像之前死掉的鐵線蓮一樣。吳偉認為我們的鐵線蓮種錯了地方,因此才會水土不服發育不良,我則從殘破的葉片猜測這是病蟲害。上瑞典的園藝社群網站查了一下,知道喜歡啃食鐵線蓮的主要是毛蟲和蝸牛。回到花園裡翻轉鐵線蓮的葉子一片一片地仔細檢查,我沒有發現毛蟲,不過細小如針眼的蝸牛倒是讓我找到了好幾隻。確認禍害後,我決定向蝸牛宣戰。

蝸牛幾乎甚麼植物都吃,危害的不只是鐵線蓮。我們的花園很大,要消滅藏在草叢樹籬裡的大大小小蝸牛是幾乎不可能的事,而且就算我除去了我們土地上的所有蝸牛,鄰居的花園裡和接壤的公共綠地裡仍然有數不清的蝸牛,夜深人靜的時候蝸牛大軍還是會侵襲我們的花園。我能做的只是在花圃的周圍灑上據說可防止蝸牛入侵的細碎乾黏土,並早晚巡視花草、移除我看得到的附著在嬌弱植株上的蝸牛。

儘管我細心呵護那株鐵線蓮,新長的嫩莖嫩葉上還是經常出現受到侵害的痕跡,只是程度比先前輕微。一整個夏天鐵線蓮都沒有開花,我有些心灰意懶了,於是漸漸放棄了捕殺蝸牛的行動,心想牠們喜歡吃鐵線蓮就讓牠們去吃吧,吃光了我還比較省事。

然後夏天結束了,氣溫降低了,屋子的外牆上和果樹的枝幹上零零落落地懸掛著許多一動也不動的蝸牛。這時鐵線蓮終於能夠不受打攪地展露芳華,一朵接著一朵地開放,雖然稱不上花團錦簇,枝葉還是疏疏落落的,但是和往年比較,今年出現的花朵最多。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很快地鐵線蓮也會像蝸牛一樣地進入休眠期。明年怎麼辦?我看著在秋風中搖曳生姿的紫紅色花朵,心裡暗暗發愁。要不是這花這麼美,我才不會抓蝨子似地費心費力為它除蝸牛。今年的除蝸行動頗有成效,明年繼續的話效果應該會更好吧?……

不知道瑞典的蝸牛好不好吃?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早上不到七點,吳偉把我叫醒。他說:「快來看!廚房外面有一隻鹿!」

平時醒來後,我都還要在被窩裡翻轉個幾分鐘才肯起床,可是一聽到外頭有鹿,我睡意全消,立刻一躍而起。

跑到廚房,大大的窗戶外不見鹿影。吳偉說:「大概跑到花園的另一邊了。」我們就又匆匆上樓回到臥室裡。

從臥室的窗戶看出去,晨光中一隻棕色的鹿站在窗戶下方不遠的地方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嘗一叢小錦葵。似乎是一頭年輕的鹿,背部光亮的皮毛上有換過毛的痕跡。

吳偉怕牠不小心掉進游泳池裡,要敲窗出聲把牠趕走。我說:「等等,先讓我拍張照片。」

相機拿來了,把窗戶輕輕推開,可是那隻鹿一聽到開窗的聲音一溜煙就跑了。……

中午我出去花園看看,廚房外頭的花圃裡原本有許多盛開的三色堇,現在都不見了。是一隻喜歡吃花的鹿呢,雖然可愛,留下來的話可麻煩了。

我在我們住處附近的樹林裡看過幾隻鹿,可是在我們的花園裡看見鹿還是第一次。住在我們對面的人家在他們的菜園周圍掛了幾塊光碟片,我知道會反光的光碟片是用來嚇鹿的,可是我之前一直不信會有鹿那麼大膽敢跑到他們的菜園裡去覓食,現在才知道他們顯然有經驗。

雖然我們住在郊區,可是這附近的房子很多,車子也多,有鹿住在附近的樹林裡已經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了,看見鹿在我們的花園裡吃花感覺非常不真實。


Malva.jpg
圖:錦葵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美人,不管走到哪裡,我經常覺得我只要往路邊一站,也不需要刻意擺姿勢,頓時我所在的地方就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舉例來說,今天中午我去了彩券店領包裹,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迎面而來的路人個個都微笑著看著我。我本來以為我的臉上沾了汙漬還是甚麼的,因此羞答答地不敢和別人對視,一進家門趕緊站到鏡子前,一看,我不禁也要展露笑顏。果然,令人側目的還是我的美貌。

在秋陽下快步行走,北歐的空氣涼涼的,我小麥色的肌膚泛著健康的光澤,紅潤的雙脣微微開啟,黑白分明的眼睛水汪汪的,欲語還休。抱著包裹,身上穿的是簡單的連帽棉布外套和鬆垮的牛仔褲,頭髮短短的,我看起來非常清純可愛。誰看得出來我已經四十一歲了?我說我二十八,你也會相信的。

長得美真好,只要照照鏡子心情就會變好。

可惜我的身材不如我的臉蛋出色,因為我懶,不喜健身,但還不至於走樣,挺胸縮腹依然有看頭。一週一次的打掃是我固定的運動方式,拿著抹布跪伏著擦地板的效果可能和做瑜珈差不多吧。

要維持二十歲的相貌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比較之下,要留住二十歲的體態似乎容易很多。我和一個六十二歲的警察交往過,那人貌不驚人,可是他的裸身卻完美得像文藝復興時代的男神雕像,一般青年的肉體也沒有那麼迷人。他每天做一百個伏地挺身、一百個仰臥起坐,令人嘆服的肌肉線條就是這麼鍛鍊出來的。

住在台灣的時候,我花很多錢買保養品、花很多時間護膚做臉甚麼的,那時我還不到三十歲,卻覺得自己很蒼老,我不喜歡我的臉。移居瑞典以後,可能是因為氣候和水質的緣故,我的膚質改善很多,不再擦保養品了,也不常照鏡子,然後,不知不覺地我就變美了。

昨天我弟弟打電話給我,他說他們在看電視的時候看到金城武最新的紅茶廣告,他太太突然發現我和金城武有幾分神似。我聽了很高興,我說金城武是我的偶像,能夠越老長得越像他,我可以安心地繼續老下去。

我二十五歲的時候花了一萬多塊台幣去訂做了一頂高級假髮,因為那時我很害怕我會禿頭。幾年來我的髮際線不斷上移,可是我對禿頭的恐懼越來越淡薄,頭髮稀疏有甚麼關係,理短一點就好了。禿頭的男人也可以很性感,像史恩康納萊,越老越好看。或許我也是越老越好看的那一種人。

Lai YingMing 100924_21.png
Lai YingMing 100924_14.png

拍攝地點:家裡
拍攝日期:2010 09 24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再過十天就要舉行國會大選了,瑞典的紅藍兩派也進入了短兵相接的階段。雖說是選戰,這次各黨派的政見大同小異,針鋒相對的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細枝末節,因此選舉氣氛堪稱平和,聞不到甚麼火藥味。

瑞典有兩大政黨,中央偏右的溫和黨〈Moderaterna〉和中央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ocialdemokraterna〉,兩大黨又各自與理念相近的其他小黨結盟組成藍派和紅派。目前執政的是以溫和黨為首的藍派,溫和黨黨魁賴因費爾特〈Fredrik Reinfeldt〉兼任首相。近幾年的民意調查一再顯示賴因費爾特是瑞典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排名第二的是同屬溫和黨的財政部長柏里〈Anders Borg〉,賴因費爾特和柏里的黃金組合是確保溫和黨繼續執政的鎖鑰。

fredrik reinfeldt anders borg.jpg
賴因費爾特和柏里

不像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爭執的是驚天動地的國家定位問題,瑞典兩大黨的歧異之處主要是在稅率高低和大型企業國營民營之類的民生經濟問題上,不管由哪一黨主政,國家的基本方針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政治穩定是瑞典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對政治不感興趣,可是生活在現代社會誰能不受政治的影響?台灣的政治似乎還處在革命階段,情緒化的政治人物讓人沒有安全感。

我不懂政治,不過我喜歡看電視;我不大看政論節目,不過對電視廣告倒是很有興趣。競選廣告通常很能反映選民的期待,根據調查,失業問題是瑞典選民最重視的社會問題,因此瑞典兩大黨推出的廣告不約而同都以「工作」做為宣傳主題。溫和黨的廣告有三則,分別以「周末」、「自尊」和「愛情」為標題,表現有事做的日子非常美好,因此需要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社會民主黨的廣告則將重點擺在失業青年身上。除了兩大政黨,和溫和黨結盟的中央黨〈Centerpartiet〉的廣告也和工作有關,影片以反諷的手法描述在過度的社會福利制度下成長的一代將會如何地好逸惡勞不事生產,雖然有點誇張,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事實根據。

溫和黨的「工作戀情」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1g7PfCYOks


社會民主黨的「失業青年」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4h-EoZ2wzU


中央黨的「好逸惡勞」廣告〈很好笑,如果你聽得懂瑞典語的話。我特別喜歡足球場的那一段:男人問小男孩:「你將來要成為職業球員嗎?」小男孩看著他爸爸說:「不要,我要像我爸爸一樣,領失業救濟金。」他爸爸聽了笑得很開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3LEnw3T4M


教育問題也很令瑞典人頭痛,不給小孩壓力的基礎教育制度有點像在放牛吃草,學生不學無術、程度越來越差,高中和大學蹺課情形嚴重,畢不了業的學生越來越多。人民黨〈Folkpartiet〉的「上課」廣告是老師和家長的惡夢,鬧哄哄的教室像菜市場,有心向學的學生也很難專心聽講。人民黨也屬於藍派聯盟,黨主席畢厄克倫德〈Jan Björklund〉是現任教育部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_bp5y_llPA


人類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銀髮族是瑞典各大政黨亟欲拉攏的對象,給予老人更好的福利和安養照顧是這次選舉的主要賣點之一。目前在瑞典有提供醫療照護的安養院不接受健康老人入住,也就是說,需要照護的老人和健康的老人無法住在一起,有些伴侶因此不得不分居兩地,人民黨的「長相廝守」廣告指出了這個令人傷心的問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YoHVGoR1Bk


以保障老人福利為藉口,極右派瑞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的廣告擺明了反對接收難民。一大群看起來像恐怖分子的回教婦女推著嬰兒車跑來領取救濟金,蹣跚虛弱的孤單瑞典老人哪搶得過他們?這是今年最具爭議性的選舉廣告,部分畫面打上馬賽克後才獲准在電視上播放。強調族群融合的紅藍兩派都不接納排外的瑞典民主黨,可是此黨的支持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在此次選舉中得票率極有可能達到4%而獲得國會席次,令人憂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kRRdth8AHc


瑞典的選舉廣告提出了問題,對策則在各黨派的政見裡。和台灣的選舉廣告比較,除了瑞典民主黨的廣告有點嚇人以外,其他政黨的廣告都很平實,沒有美化了的政治人物,沒有肉麻兮兮的口號,沒有激情也沒有悲情,有的只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瑞典的選舉絕對不如台灣的選舉精彩刺激,台灣的選舉像在演野台戲,台上的人哭鬧笑罵唱作俱佳,台下的人顛倒癡狂搖旗吶喊,我想念廟會的熱鬧,可是選舉說甚麼都是冷靜點的好。


賴英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